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七十七章 良好的态度

第五百七十七章 良好的态度[第2页/共9页]

他举例这两人,我都不晓得。但我晓得上师的意义:祖师大德们是如此俭朴、谦善,对教法是那样企求与珍惜。

他所讲的,如八风吹不动,如对境无妄心,都是我所熟谙的本地的佛教说话。此时我想,刘大哥与文大姐之以是拜他为师,也把我保举给上师,是有事理的。这类精通汉藏两地佛教与情面的上师,还真是可贵的善知识。

这里上课,根基的规律是,每天上午听上师讲课,下午修详细的法门。我们现在还没有修哪个详细的法门,但也算有过。

此时,我所想到的,就是在朝阳区碰到的那些所谓“仁波切”们,连根基的佛教称呼都念错的人,也就来骗骗没文明的暴富土豪或者偶红明星。

木江师兄说:“上师第一次给你传授的咒语,就是法门,如果平生能够果断地修持,也能够成绩。历代上师都有这类说法,深切一门,便能够钻透存亡。”

“我又将这类景象奉告给上师,他还是说:‘我不清楚。’厥后上师在传授正行指导中辩白心与觉性时才解释说:‘这个觉性呀,在你修前行时就向我问及的近似无现定的境地,实在就是!’上师当时没有点破,乃至底子不给他看有关直指心性方面的法本,只是不竭让他持续修前行,并把前行指导文背诵下来。上师担忧过早地印证他的修证境地,有能够使他产生微细的固执,从而没法持续稳固本身的证悟。”

“我发明一个风趣的征象:一些人喜好跟上师攀友情,另有一些人喜好跟上师攀亲,如果实在找不到蛛丝马迹证明本身这一世就是上师的亲戚,也必然要思疑乃至断言本身宿世是上师的兄弟姐妹、父母后代。如此一想,不由飘飘然,很难再把别人放在眼里,本身也随之莫测高深起来。实在,不要说做普通上师的亲戚,就是做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亲戚,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如果对三宝心胸傲慢和邪见,还是会招致出错的果报。”

他这只是在讲是否珍惜的意义,并不是美意表扬我这类条记的环境。他上面对这类心态的阐发,才更成心机。

从根基态度上讲,我也是这一类人。我们是奔着无上大法而来,成果就是一个咒子?何况,很多人,或许是冲着上师这“活佛”的名号而来的。我们直观的印象能够是:活佛就是活着的佛。实在,在藏传佛教里,不是。只是历代上师奇迹上的担当人,他本人可否承担如许巨大的奇迹,还需求本身的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