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可以记录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可以记录了[第2页/共9页]

如是思惟:外义上,上师总集三宝:其身即僧众、语即妙法、意即佛陀;内义上,上师总集三底子:其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密义上,上师总集三身:其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上师也总集了统统的本尊,因为没有一个本尊不是莲花生大士所化现。在无上的密严佛刹,他是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也是如来金刚持。在报身佛刹,他是金刚萨埵和五方佛。在化身佛刹,他是释迦牟尼佛和莲花生大士贝玛桑巴哇。简言之,没有一个佛陀化现不是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是以向莲师祷告便是向统统诸佛祷告。

此七句祈请文包含了莲师统统加持的精要。诚如莲师本身所说:“你能够投入本身全数身心以坚信心念诵此祈请文。”莲师又开示说:“当弟子以热切的信心呼喊我,并以动听的乐律念诵七句祈请文,我会立即从桑东巴瑞赶来,如同慈母没法回绝独子的呼喊。”

上师瑜伽中这部分修法开端时是一个莲花生大士祈请文:“杰尊咕噜仁波切”,意义是“至尊莲花生大士”

每当念及别人堆集的或大或小的善业,我们便朴拙地由衷地不杂一丝妒忌地加以随喜,仅此随喜会让我们堆集不异的功德,就仿佛我们亲身造了那些善业一样。思唯一下莲花生大士在此天下是如何应化的:他来临时即已阔别了烦恼垢障,闪现了无数化身在三界中好处有情,转动圣轮传授九乘佛法。如果我们经心全意地对此不成思议的事迹加以随喜,那我们也能够分享此中的功德。数数对诸上师、弟子、隐修行者或其他饶益别人者所作善业感到深心高兴,亦可分享他们的功德。是以这类随喜应当是朴拙的,并且来自内心深处。

七支供的第一支分是以大礼拜致还礼。当我们堆集前行修法时,我们要完成十万个大礼拜,或者在念修皈依偈时一起做,或者在上师瑜伽部分观修七支供时一起做。就如在高贵尊敬的大人物面前人们会变得非常谦虚,一样地,当我们面对莲师和统统诸佛而行顶礼时,我们的恭敬心会增上。

我们应恒时忆念莲花生大士是我们独一的皈依处,不管是安乐还是痛苦时,不管是在循环中的善道还是恶趣。毫不踌躇地,我们会把本身全数的身心拜托给莲师,就如同把鹅卵石投入湖水中。

为了祈请莲花生大士,我们念诵七句祈请文三遍。同时,在我们火线的虚空中,我们观想在桑东巴瑞佛刹,莲师由其浩繁持明、懦夫、空里手属环绕。随后,观想佛刹里的圣尊融入我们此前明观的圣尊。佛刹融入佛刹,金刚瑜伽母融入金刚瑜伽母,莲师融入莲师,诸天尊、懦夫和空里手属也别离融入呼应的家属;如此,从佛刹迎请来的聪明尊于我们最后观想的誓词尊融为一体,无二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