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八十二章 应对与问答

第五百八十二章 应对与问答[第2页/共9页]

本身在修法中不被懒惰、怠惰所缚,断除这些过患的利鞭就是灭亡无常!不时观想灭亡:灭亡会不会今晚呈现?灭亡会不会明天呈现?现在就要修持正法、驱逐灭亡。

我如法修习上师瑜珈,莫说有甚么觉受,就是谙练而天然的把握,就很不轻易。几天畴昔了,按每天三人的数量,上师根基上完成了传授密法的内容。他一天都没有歇息,直接调集大师,上大课。

有一名长住寺庙的老弟子问上师,这些天上师给如此多的人伶仃传法,已经很怠倦了,活佛仁波切您本日是否停息讲课一天?让僧众们歇息一下,洗沐浴洗洗衣服。

如何去修这个心呢?并非在无念当中修心,而是能对治心相续中的贪婪、嗔恨心和痴心。和之前比拟,能减少减轻贪嗔痴,申明你处于修法当中,所闻所修的这个法对你无益,要如许去反观本身的修行。

昌根阿瑞仁波切在指甲缝里的糌粑都会取出,念诵大明咒加持布施给鸟类。喇嘛仁波切也是一样,比如碗里的茶溢出时,会用舌头去舔,不华侈一点。我们要随学喇嘛仁波切,这是呼应佛法的。

上师瑜珈的传授,除了大课以外,每一次只传一小我,顺次停止。我还没有进入密法传授的阶段,只好一边练习菩提心法,另一边,复习上师的教言。

在打坐之时也要如理祷告,不能仅仅口中念诵“上师遍知、上师遍知”。如许祷告没有任何意义。祷告之前要晓得上师是谁?为甚么要祷告?上师之遍知是指甚么?这些法义都要通达了但是去祷告,不然得不到任何加持。

在此特别夸大:作为次第根底的修行者,开端以外相上师呼应法,将上师观想在本身劈面的虚空中。然就究竟观点而言,“本来自显之上师,无有破立作皈依。”上师与自心本来一如,无有表里、能所之别,故行者当精进实修,诚意祷告上师,慢慢趣入实在观点。这点很首要!

我们祷告上师时应当熟谙到:上师为九宝之尊、三宝之总集。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统统所作皆为上师之大悲加持。白日观想上师在梵顶,夜间观想上师在心间,走路观想上师在右肩,享用食品时观想上师在喉间。此为祷告上师的殊胜窍诀,但愿大师不舍此窍诀并作实修,平生一世便能证得金刚持的果位。

喇嘛仁波切常常如是宣讲:“吾所宣之法但愿大众归去实修!如果不实修,对你们的相续没有任何意义!”法要融入相续,但愿你们必然要实修!在此感激大师!我也常常教诫弟子:“所宣之法必然要实修!”但是当我讲完法今后,很多弟子分开经堂穿鞋的时候,把鞋穿上却把法丢在这里。我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