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皆菩萨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皆菩萨[第2页/共7页]

“我问过一个上师,他叫我不要固执这个境地,这只是路上风景。我在想,即便是路上风景,也有值得总结的处所。道者不成斯须离也,可离非道也。我在想,当时,我在那里呢?天下在那里呢?如果说我不存在了,那是谁看到的这白光呢?如果我存在,那么我的形象如何看不见了?天下,也是一样,完整与我混为一谈。也就是说,我的身材与能够察看的我混为一谈,天下与我混为一谈,我思疑,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空有不二的事理。”

“做过一些帮助贫苦生的事情,仅此罢了,也没做多少,都是别人帮忙下完成的,有一点效果。”

我乃至感觉,他这话,仿佛是专门对我说的。因为,像住在这里的人,仿佛没有受戒的,只要我一小我吧。

万师兄笑到:“实在,我也没开悟,我只是说说本身的假想和感受,你们莫被我瞎子牵到沟里了。”

这句话,我也看到过。这是对慈悲最好的解释了。

莫非,我真的当过祭司?莫非,真的影象永不灭?

我也见到很多,一些居士专门到市场买那种比较大的甲鱼、比较老的乌龟,拿来到河边放生。

这段话,吓了我一跳,我想起了阿谁祭司的梦。

“修行时,需求前行和加行。布施放生等,都属于这类。申明,你内心中有较好的慈悲根本,以是进入菩提道的停滞就小。”

这里有一个疑问,如果一样是布施,另有凹凸之分,那就不平等了。

“这不会堕入不成知论吧?”我也学过哲学,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担忧。

“万师兄,你碰到过这类境地吗?”

这类表情,我也有。固然我并没有对本身的帮助工具有回报的设法,但获得这类心机上风的设法,偶尔还是会有的。一小我通过本身的尽力,在窜改别人运气的门路上,起了点感化。这实在是在心机上证明本身的代价,是高高在上的,谈不上划一。

如果是错觉,那只是当时的感受。我头天早晨做的梦,清楚而明白,并且讲给了妍子听。然后我们到实地去看,竟然与实际一样,当时妍子也感到诧异。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放生的。实在这很好了解,对众生的怜悯,不忍心看到这些活生生的植物被人类杀死,以是买下来,放生。

“钱师兄,你详细描述一下,我还消化不了。”

“我的目标,是要大师真发心,发至心。如果你本身稍有冲突,那就是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发了至心,直心向道,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当时候,才谈得上皈依、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