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七十六章 静坐方便法

第四百七十六章 静坐方便法[第2页/共7页]

疑情是甚么?疑情并不是观心的慧学,

如果能够先悟到了自性,修习工夫垂垂深切达到了心息相依安闲的境地,体验了心物一元,才晓得统统的法门,不过都是为修学的便利罢了。

能够观到了这个境地,非论任何一边而见中道,最后,边见舍除.连中也丢掉,就是到了观慧的程度,梵学上称为“毗钵舍那”。

在昏沉征象初起的时候,偶然会有一

降服昏沉的体例,也是用观想,观想脐中有一个红色的光点,这个光点由脐中上冲,冲到头顶而散。别的一个别例,就是用尽满身的力量,大喊一声“呸”,或者捏住两鼻孔,忍住呼吸,到忍不住的时候,死力由鼻孔射出。或者洗一个冷水澡,或者作适度的活动。一个练习气功的人,能够不轻易有昏沉的征象(有人以为昏沉就是“顽空”境地,那是不对的,“顽空”是木然无思念,近似痴人状况)。

达到了轻安的境地后,修习的人最好单独居住在温馨的处所,尽力长进,如果又攀结很多外缘事物,不能持续尽力,轻安就垂垂消逝了。

修行人在放心没有达到顶点,聪明没有开辟之前,俄然建议了神通,就很轻易跟从着神通而妄念流转,反而失掉了赋性,弄得修证的目标也丢了,如果再用神通去利诱人,就是进入魔道了。以是修习的人如果把定当作最后目标地的话,即是黑夜行路,最轻易落入险途,这是魔外之道的三岔道口,不能不特别谨慎。

普通来讲,静坐的寻求,就是定境。我们从实际上说,心一境性就是定境。但这句话也不能申明甚么。太空,太不好掌控。

儒家说,静中没物,皆有春意.“万物静观皆得意”,这个境地就是从轻安中体味出来的。

如此看来,神通,实在并不神迷,只要在定境当中,按定慧等持的途径,便能够产生。当然,对定境的等候,让我每天对打七的时候,开端了倒计时。

佛法的中间定慧之学,以定为根本,在获得定今后,连这个定的动机也要舍弃,而住于一种“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的境地。这时统统的生和灭都灭掉了,连身心都没有了,何况心身所达到的境地,当然也都灭掉了,因为这个可得的境地,就是“心所”所生的,是属于生灭的范围;既然是生灭范围,当然就是虚妄。以是《楞严经》中说:“现前虽得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存亡妄图,误为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