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六十七章 破公案手册

第四百六十七章 破公案手册[第2页/共7页]

察看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以及贪嗔痴动机。不管善恶,不管对方和本身干系吵嘴,不管对方是贤人还是凡人,乃至统统境相,该当如许察看:‘从本以来,这些都是空寂的,不生不灭,划一无二;从本以来,就甚么都没有,完整在寂灭中;从本以来,就是清净摆脱的。’

1、简而要之,开悟有五种体例:1)晓得心体。心体赋性清净,心体与佛不异。2)晓得心的应用。运用心,生起宝贝;心的运转,长久在沉寂中;统统猜疑全都明白。3)常憬悟,不断息。心憬悟后,便明白统统都是无相。4)常察看身材是空寂的,身材表里通透,本来一样。心性进入身材,存在于法界中,未曾有停滞;5)专注于一个物体,意不挪动。不管在静态还是温馨中,常保持专注。如许能令参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普贤观经》记录:统统业障海,都是出于妄图。如有人想忏悔,就要端坐念实相。

非论白日早晨、行住坐卧,常常如许察看。就明白了,本身身材如同水中月、镜中形象、热时的炎、空谷反响。若说这个身材存在,到哪都不成见;若说身材不存在,清楚就一向在面前。诸佛法身,也是一样事理。

《观无量寿经》记录:‘诸佛的法身,进入统统众生的心想。这心就是佛,这心作佛。’要晓得佛就是心,心外不再有佛。

为甚么会如许呢?因为念一佛名号的功德无量无边,与念无量诸佛名号的功德没有辨别。不成思议的佛法,划一无别离。诸佛都是乘这独一的法要,成绩了最正觉,具有全数无量功德、无量辩才。这般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统统法界没有不同。

十3、通过甚么体例捐躯呢?

《华严经》记录:‘普贤菩萨的身相,如同虚空。这身相就是这般的依托着,它并不依托佛国。’若能了解这话,那么佛国也是一样事理。它不依托‘这般’、也不依托‘佛国’。

我(担当)这法门的纲领,是根据《楞伽经》记录:‘诸佛心第一’;又根据《文殊说般若经》记录:‘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2.然后自我按摩7、八次,让腹中的气全数排挤体外,完整规复身材本来的模样。清虚安好,身心调剂地很温馨。如许状况,能安下心神,使本身仿佛泛动在清幽中,气味感受清爽凉意。如此,缓缓收转意里。感受本身的灵魂纯洁、清楚,心肠洁白。清楚地察看,身材表里都是空净。这就是心性寂灭。

十1、再有,若心跟着环境起心动念,如何对于?

若心因环境烦恼,闷乱昏沉,就要通过自我调度,散除烦恼。缓缓安设本身的心,使心温馨。如许,心天然温馨清净。参学者只要果断练习,如同扑救着火的头发一样,不要松弛。尽力!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