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一 十章 因果有何凭

第二百一 十章 因果有何凭[第1页/共7页]

我们对本身的动机和内心都没法掌控,何况去随便猜想别人的内心?但有人老是拿一个事理来讲服本身,总以为别人的内心是能够猜想的,这个实际就叫做“将心比心”。

为甚么?决定品德程度的主观身分,在于自省。

从儒家讲,这与他们的抱负有关,他们的目标是规复周朝时的社会轨制,以礼来规复社会次序。他们的品德是有层次的,也只从“人皆有不忍之心”作为解缆点,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归结点,这个要求是比较低的,与当代所说的“好人”还是有间隔的。

第一部分,是佛教存在的需求前提。正因为如此首要,以是佛陀临终时,警告统统弟子,以戒为师。削发人,丢弃哺育父母的任务,分开社会出产,有能够会成为社会的承担。比如唐朝中前期,大量人削发,让社会出产力遭到了侵害,就产生了灭佛活动,为了窜改这类征象,中国才有农禅的呈现,倡导“一日一作,一日不食”,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出产,为了佛教僧团的公道存在。其次,佛教僧团必须遵循国度法律和社会品德,以减少社会的恶感面。佛教中描述了很多成绩者,他们具有超人的神勇,但佛教典范给这些神通提出了鸿沟:唯与兵器与王难,不成幸免。为甚么?兵器是社会冲突庞大发作的产品,一个小小的社会僧团,是不成能禁止或者窜改的,如果要强行窜改和禁止这类人类“共业”,是要给僧团带来没顶之灾的。如果和尚不守社会品德,老做好事,就会被社会讨厌,不但没有信赖佛法,并且还会打击僧团,这也会形成佛教的灭亡和式微。第三,用老百姓熟知的品德,来建立形象,进步吸引力,也是佛教扩大影响和吸引信众的体例。但这类影响也不能太大,僧团要自我束缚对财产、名声的寻求。如果影响过大,盛极而衰,也常有产生。比如唐朝玄奘大师,名誉过大,才气过强,随之而来的是,政治权势的侵入和妒忌。他的弟子辩机和尚,一世英才,也未能将徒弟的法门传承下去,因为名誉大到公主都喜好他,名誉大到王公都妒忌他,打击了皇权,悲剧的运气当然不成制止,这些都在大师的瞻望当中,但他也无能为力。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仆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何将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重读庄子《山木》篇,我会心一笑,感觉这老头实在是太敬爱了。他打了个比方,从逻辑上证明材与不材、好与不好,与个别运气无关。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说万事有因果,因如种子果如花,人缘成熟就开辟。在佛门另有一句典范叫:“欲观宿世因,此生受都是;欲知后代果,此生作者是。”这句话被无数大师们所援引、推许和证明。如果这些大师们没骗我们的话,因果就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