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知将死 - 四十、班优于马(二)

四十、班优于马(二)[第2页/共4页]

高鹤很沉着。

他站起家,双手撑在桌子上,身材微微前倾,表示出很强的压迫性:“大师好!刚才听了对方一辩的立论,我感受非常骇怪,乃至有些匪夷所思。比如对方一辩论马优于班‘是绝大多数读过这两本书的人共鸣,也是两汉以来学界的支流观点’,不知对方辩友究竟有何根据?究竟上自《汉书》成书以来,直至唐朝,支流观点都是尊班屈马、重《汉》轻《史》,而非相反。如之前我方所引王充《论衡》中所言‘班叔皮续《太史公书》,观读之者觉得甲,而太史公乙’,东晋高僧释道安在《儒道起落论》中也说‘孟坚之撰,今古褒其是;子长之论,曩见贬其非’。直至唐朝安史之乱今后,‘复古’成为长盛不衰的灯号,司马迁《史记》的职位才逐步晋升,至宋明以后才呈现《史汉方驾》这类的书。不知对方辩友何故说出马优于班‘是两汉以来学界的支流观点’的话来?”

“起首,难易分歧。以帝王本纪为纲、传记表志为纬的野史纪传体体例是由司马迁起首初创的,班固不过因循保守、萧规曹随罢了,二者高低立判。众所周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无到有、匠心独运最磨练学者才气与魄力。由此可见,司马迁才气与魄力胜于班固。

她拿着方才草草写就的纸条一字一顿地念叨:“刚才对方辩友以为班优于马,首要启事在于司马迁猎奇而班固雅平,《史记》芜杂而《汉书》纯粹,并提出了三个论点,别离是《史记》另有战国纵横家风俗,《汉书》则纯然史家笔法;《史记》体例不纯,《汉书》则全书同一;《史记》有违怨而不怒的贤人之教、中庸平和的尊经之旨,《汉书》则旁贯五经,深合教养之意。

江水源顿时一愣神:嗯?咋回事?

台下顿时一片轰笑。

“第三,文质分歧。司马迁《史记》富于窜改,不拘一格,信笔写来,绘形绘色,其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为苏秦、张仪、范雎、蔡泽作传,则逞辞流浪,亦足以明其大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班固《汉书》机器木讷,千人一面,又毁贬晁错,以伤忠臣之道。由此可见,司马迁文采与史才胜于班固。

对方主将黄东培看到江水源满脸懊糟的神情,内心却如有所悟,俄然高高举起右手:“裁判,我告发,对方辩友用词违规,应予惩办!”

她满脸通红地坐了下去。看看时候,3分钟才用了一半不到。但江水源还是很赏识她,固然囿于知识或经历所限,她没能充分展开阐述,可她说的那两点却实实在在戳到了淮安府中队的把柄。上面就要看己方二辩高鹤是如何阐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