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檀郎 - 214 半食(下)

214 半食(下)[第1页/共4页]

谢浚道:“为何不是让殿下直接以弑君之罪讨伐东平王,入主雒阳?”

我亦笑,道:“客气了,好说好说。”

“自当如此,长史王心。”何达浅笑道,说罢,让部下内侍将我的行囊接过。

谢浚明显对此甚是了然,虽见了我仍神采平和,但并无多余废话。

走上马车以后,我往王府门前望了望,只见缟素和白幡装点得白花花一片,有模有样。

我说:“他只知我来杀东平王,其他不晓。”

谢浚道:“赵王既如此怕事,你又如何笃定他会起兵?”

固然谢浚对我的那些设法无所回应,但回到雒阳后不久,他就到东平王府去了,入夜了也不见返来。

冯旦惊诧:“怎讲?”

与上回分开时所见相较,雒阳无甚窜改。贩子中还是热烈,民人来交常常,街上拥堵喧闹,仿佛宫廷和朝廷里的那些风云涌动与他们全无干系。

当年,就是在池边的水榭里,秦王劈面戳破了我的出身,说出了我祖父就是璇玑先生。

我:“……” 166浏览网

我说:“岂不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在雒阳行那勾心斗角之事,瞬息万变,实在与疆场行军并无别离,殿下在千里以外,无以插手,晓得诸多细节有弊有利。待事成以后,长史再行奉告不迟,只要达成终究之事,殿下必然不会愤怒。”

谢浚看着我,目光定了定。

我了然。

总管王府之事的,是一个内侍,名叫何达,比居庸城的薛弼年青些,说话和顺谨慎。

“皇太孙现在已被东平王立为天子,太子妃也成了皇太后。”谢浚道,“他们如何肯走?”

“东平王当权以后,眼红他的人多得是。”我说,“赵王便是其一。”

真乃腥风血雨之地。

我说:“殿下虽有十余万兵马,但要对抗统统诸侯乃远远不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费事赢利最大的体例,便是做那渔翁。”

“并非平空猜想。”我说,“赵王已经在向大长公主示好。秦王与大长公主缔盟,长史与桓府亦定然有所来往,长史到桓府中一问便知。”

冯旦看着我,啧啧称奇。

据冯旦说,秦王让他带了很多厚礼,都是给东平王的。

“雒阳王府中的府吏皆精干,只要殿下一纸任命,他们皆可服从于你。”谢浚道,“为低调之计,你全然可孤身前来。可你仍执意要我跟从,为何?”

“你想教这些诸侯自相残杀,自行耗损?”

“谢妃?”谢浚皱起眉,问,“你要我劝她何事?”

谢浚在路上曾让人快马传来动静,奉告来雒阳之事,何达看到我,并无讶色。

冯旦愣了愣,答道:“回是回,不过谢长史乃勤恳之人,来雒阳时多是行色仓促,只能抽暇归去探视一两回,待王府中的事件措置完了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