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刘备的日常 - 1.114 先发优势

1.114 先发优势[第1页/共3页]

众所周知,野兽多畏火。落空了文明的初火,耸峙于荒兽环伺,弱肉强食的丛林,必定被生吞活剥,骸骨无存。

就事论事,激辨亦无妨。

然若为诸王子国,则环境大不然。

如此,足可保千里江山,不任人宰割。嫡宗子封,号“三墩第二”。自幼得公孙王妃真传。剑击之术,不成限量。又得四少师言传身教,再加三叔公四时进补。年假回宫,虎虎生风。太妃喜叹,直追其父也。

一言蔽之,先发上风,断不成轻弃。

一问一答,郑玄已有定计:“如同海市发卖舱容。主公于外洋荒洲新辟田亩,可分贩百姓。庸金、牛马、构造诸器,凡稻作所需,皆由国人出资。待颗粒归仓,再践约分利。或可称:‘寄田’。”

不料仍引来如此风波。

“郑私有何高见?”

分歧之处在于,蓟人无需亲赴外洋荒洲。只需与蓟王签订券书,先期投资,后可季季,践约得利。

闻此语,百官纷繁觉悟。

另有一方辩驳:斥地荒洲,向化野民,本就是既定国策。举国之力,方能达成所愿。百姓渡海开荒,求之不得。千万百姓,若外洋皆有良田,可一季三熟。当大利于国。焉能因噎废食乎?

后代儒家“中平”,劣化成“中庸”。博采众长,裂化成一家独大。

待殿内稍得停歇。蓟王遂看向儒宗郑玄。

自武帝免除百家,独尊儒术。遂成本日之儒学。然一门所限,显而易见。故蓟王这才觉悟,武帝之企图,乃是取儒家中正平和之风,兼容并蓄,集百家之长。故以儒宗郑玄为首,借吸纳王学之机,编撰《蓟国大百科全书》。目标,便是继往开来,兴『大儒学』。

大汉开通之风,滋养开通之士。闭关锁国,自夸天朝上邦。滋养一众夜郎高傲,井底之蛙。“夏虫不成语冰”。因而“内诸夏而外蛮夷”。落空了文明的高位。终至初火燃烧。反被蛮荒吞噬。

才干有限,经历尚浅。无从体味蓟王深意,亦无妨。只需闻风而动,相向而行。致富发财,何其易耳。若学杞人忧天,无端见疑。则悔之晚矣。

闻珠崖洲、澶洲、殑伽洲,各处奇珍奇果。稻作可一季三熟。

再者说来。王爵妃嫔虽不过四十。

爵民所辟外洋私田,当作何论处。百官各执一词,并无定论。

向来“满罐不响,半罐叮当”。先人诚不欺孤。

男女之事,毕竟大防。正因有此先例,刘备故才非常谨慎。

蓟王行事,兼顾面前并及长远。明主之姿也。

“与国中无异。”郑玄三答:“当视民爵而定。”

前后之君,皆明主。大汉三兴在望。

万众谛视,莫过如此。

然西域五十五国之五十六妃,皆出先帝赐婚。其企图不言自明。欲行美人计也。果不其然,蓟王尚不及而立,已有三百余子。推恩令下,王国支离破裂。不复先前盛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