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刘备的日常 - 1.113 芳兰之举

1.113 芳兰之举[第1页/共3页]

累日来,神采飞扬,眉飞色舞当中书令赵娥劝谏道:主公并无此意,何惧人言。再者说来,若真有才学,归入后宫,亦增光添彩,添枝增叶。

凡当选才女,皆授六百石沉月博士。此中佼佼者,退隐南宫少府,为秩一千石披香博士。万中之一者,支出蓟王后宫,拜为二千石瑞麟博士。

论承上启下,非蔡师女莫属。

“如此,分设『沉月博士』、『披香博士』、『瑞麟博士』,并各城女校,悉数划归少府所辖。”蓟王又道:“由太学、大学、并王子馆、女校,四方会考,择优取之。如何施为,由少府与各方商讨。务必广开言路,不得秉公。”

日报所言,被人曲解。误觉得,如同择选采女。蓟王麒麟天降,应运而生。庸脂俗粉,难入法眼。故择才女入宫。蓟宫之“才女”,便是汉宫之“采女”也。

正如少时,楼桑宗亲,合举族之力,不过代代甄选四子退学。足见豪门,修习之难。男人尚且如此,况女子乎?

故非世家大族之掌上明珠,不得学也。

好一个“添枝增叶”。

应劭《民风通》:“六宫采女凡数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乡中阅视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长壮洁白有法相者,因载入宫,谓之采女也。”

留校任教,聘入署寺。亦或是寻章摘句,开设私学。即便嫁为人妇,终有所依。

弄巧成拙,反而不美。宜抢先问计群臣。若群臣皆无贰言,再开诚布公,广而告之。令千万百姓悉知。若民意汹涛,便是蓟王,亦不成强为。

便有人暗自考虑。

蓟国知王谢。新兴爵民,比起传承四百年,与汉共休的世家大族,还逊一筹。毕竟蓟王起于微末。满打满算,不过二十载。四百年,有多少二十载。

不等群僚齐看。上庠令郑玄,起家奏曰:披香博士,前汉已置。主公亦曾授宋朱紫此职。今以少府代黄门,除两汉四百年,内官擅权之祸。开府以来,自中书令以降,皆营私职守,并无差池。且少府女官,多出女校。国人后代入校修习,蔚然成风。十载以内,必出大师。加上南宫少府与后宫,向来泾渭清楚。女官非女婢,更非女嫔。故老臣窃觉得,立女博士,何尝不成。

逢大朝会。

换言之,必是富朱紫家女,方可习写学文。且能学有所成,必着王谢。

不愧天下儒宗。一席话,滴水不漏。

至于官方如何,王宫如何,祖宗家法如何,皆逊其次。

参考《蓟法》。一人入宫,百口得道。

女子年十五退隐,年三十五致仕。二十载芳华作伴,唯有中书令,中书仆射等,寥寥数人,可入蓟王宫。余下众女官,皆放出宫。另有更多女校生,无缘少府。女博士,遂成安家立命,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