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汉儿不为奴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1页/共5页]

孔兴燮的心机天然瞒不过周士相,此人现在就是两端下注,明朝赢了,他早早就派弟弟来表达归顺之意,新朝这边必定会善待他孔兴燮。如果清朝没输,他还是是大清的衍圣公,就算清廷晓得他和南边联络过,也不会要别性命,反而会安抚于他。毕竟曲阜孔家可不但单是衍圣公,更是大成先师的担当者,也是天下士绅的榜样。动了他孔兴燮,就是和天下儒生做对,清廷再笨拙也不会做出这类事情来。

这个“同一战线”有军队,有官员,有士绅,也有读书人,乃至也有贩子。只要他们情愿和本身一起反清,哪怕不是战役在第一线,只要不拖本身后腿,周士相都承认他们,情愿和他们合作。地盘、赋税、官帽,能给的他都给。可现在,这个“同一战线”却成了鸡胁,真正的食之有趣了。

周士相传话给袁廓宇和丁之相,奉告他们,本身会在蒲月尾进京,届时,将会停止朝政鼎新。

儒家就是个筐,甚么都往里装。两千年来,这个筐里装的不再是孔子本来的思惟,而是合适统治阶层好处的理念。

在周士相看来,于七此人就是个江湖大佬外加绿林悍贼。军情司的谍报显现,于七曾经上过几年学,14岁拜师习武。崇祯二年考取了武秀才,次年又中武举。其为人豪放公理,经常为乡亲排解胶葛,因此他在处所上有很高的声望,获得百姓的恋慕。

不过相较父亲孔胤植,孔兴燮还是保守了些,没敢在孔府门口设香案,直接宣布归明,而是奥妙遣使,毕竟承平军离曲阜比来的兵马都在几百里外。

原时空中,于七叛逆的诱因是郑军入长江,现在,却美满是因为周士相的原因。

顺治五年的时候,于七策动数百淘金工,结合胶东各地农夫建议抗清叛逆,他带领千人打击宁海州,将知州刘文琪枭首示众。满清当局因为主力都在对于大西军,得空顾及山东,便让登州知府张尚贤出面,采纳怀柔政策,招安于七为栖霞把总。于七降清后,借着把总身份,一向暗中奥妙再次反清。

孔胤植就是上任衍圣公,也是现任衍圣公孔兴燮的父亲,伪顺治三年的时候死在了北京的衍圣公府。孔兴燮继任衍圣公后,并没有呆在北京,而是回到了曲阜的孔府,启事在于他父亲降清时天下局势还不明郎,清廷是否能完整击败明朝还是个未知数。而孔兴燮接任衍圣公后,明朝固然新立永历,但江南江北首要省分几近都已沦亡,清廷坐稳江山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以是他才当即从北京赶回曲阜。毕竟,相对于北京的衍圣公府而言,曲阜孔府才是孔家真正的权势及影响地点。

周士相听了有些心动,这个期间毕竟不是他的宿世,儒家思惟对于民气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不管是朝堂还是乡野,孔圣这两个字有着远超越天子的声望。更首要的是,统统读书人,或者说每一个识字的人,实际上都是孔圣门人,是儒家弟子。是以他想完整废儒,改革政治,建立新学,划一与天下读书人做对。中国汗青上,还没有人敢做这件事。独一做的那位,身故以后当即被反攻倒处,乃至臭名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