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洞玄指略 - 第五章:根性神用

第五章:根性神用[第1页/共7页]

不管色界、欲界,统统众生皆自空界而来,比方大块之形,先有太空,后有大块,先有无形,后生无形,先成心识,后有五根,而后复有五根界之认识,是故说,后生之物,不离先生之底子。

五根识神,合意根识神,如是名为识神,识神思惟运作,一动皆动,一用皆用,比方人身一呼吸之行动,浑身高低气血,乃至任一毛孔,无有不行动者。

五根用精力,思惟亦耗神,

五根识神,只作受取,不作思惟,不感触,五根摄受诸用,而感其意根,因而意根乃思惟所摄受者之妍媸、善恶、是非、痛痒,乃至人喜乐悲愁之情义,皆从意根作而生。

此‘我’能于瞬息顷刻间动用百千分识神,比方腾跃,浑身高低,骨肉内脏,精力思惟皆将利用,此一行动即能变更浑身统统识神精气,如是应用过量则精气神及骨肉皆为之伤。

香有香性,味有味性,空有空性,时偶然性,如是乃成绩人间诸事物,比方人类,人身有血肉骨髓及其灵魂精力,此中血有血性,肉有肉性,骨有骨性,髓有髓性,魂性魄性,精性神性,如是诸类各自有别,万种杂性和合乃现人身六根,而其诸性不离纯一恒生之性,是故交自修持感悟,感而遂通,能判阴阳之理,能透六合之玄,能彻造化之妙,能至无始之本。

六根和合,乃名自我,以我为事,乃作无私,无私生贪嗔痴及恩仇,乃作善恶之事,因而心机胶葛恩仇情仇、思惟意想当中,不见无事之端,非道之不存不见,众生心不在彼,故不见之,苟或有人,情意欲求见道,而其所行,皆因畴昔风俗,导致不能顿见于奥妙,是故修习诸法而自调度畴昔风俗,至于道性风俗感染深重,道根无可挪移,因而事理天然明朗。

统统万有,先备其性,后乃生身,先有一性,乃生纯一,纯一之性,生于无极,无极之性,妙不成言,比方亦难,所谓纯一,亦为强说,纯一有性,无极之性,则非有无。

地性载负,所珍惜者,除却上天,独为地上生灵,坤德居内,小于乾明,是故地乃顺天而行,若地欲齐于天,则人类众生皆为之死,大地母性慈爱,自受其下,而爱乎后代,如是名坤德。

人间之人,复有分歧族类混血生养,是故多族血脉稠浊,彼等神性随缘亦别,或复有人能以杂神性而学成诸杂知识,或复有人以杂神性,学习诸知识,无一所成,或复有人能学几分,或最多分,是神性认识根器驳杂之故。

或复眼根见诸名色而不同者,其认识性所承认弃取,亦为分歧,此为六根不同而生弃取,此等诸事,甚易知,甚易见,而其意根是非粗细之不同,为人所难考虑见知,是故凡人见有人于五根之事倒置庞杂而不测其心源,徒以五根身相事所造风俗为泉源寻觅,此乃错误,若以此医人,必留遗祸,不为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