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洞玄指略 - 第十四章:说无始颂

第十四章:说无始颂[第1页/共5页]

莫作聪明,自发得是,心常自明,而意常自省,莫能够些微所得觉得有知,觉得高上,心不居高,其德乃高,心不居邪,其性乃正,当善思念。

存亡比方**聚,一静必然一浮生。

当下即虚空,三世即位移,天下如雨珠,生灭一斯须。

静中有定,定中有静,动静二物,相生不离,不该有知,以见无知也,所谓无知,乃真无之性,若知识心不退,则不能测知识之本源,不知此心之本。

人间众生本诸圣,忘了道情恋迷情,

非善亦非恶,乃自容善恶,善恶识无性,善恶性非识。

汝心非是念,念如空中风,风起或不起,而虚空不动。

――

虚空非一事,虚是空之母,空以气为命,气动空不动。

――

颂:

虚空无始终,而雨有始终,人一世存亡,而心界无灭。

比方世人梦,梦影到梦境,梦影情有别,梦境地无别。

――

知识皆短浅,不如以意观,观照如虚空,一片灵自生。

迷情有起亦有尽,在不迷境迷了情,

题引:

常作无常想,常中演无常,离常离无常,亦无离离相。

无识亦无性,乃可容识性,识性和合故,游戏在此地。

人间得出事,或舍或不舍,道在不时处,顺意最天真。

复念精气神,若纯若不纯,或染或未染,莫要乱自心。

德其不德,其不德自德也,仁其不仁,其不仁自仁也,修其身心,大爱者君,君爱百臣,百臣爱君,身心之道,无过此也。

无过亦无善,离古亦离今,于此无染地,统统染变出。

赞:

众生心自圆,是非此中演,生爱或生恨,比方木火烟。

顺意有害损,满足自乐人,但于欲尽处,回笑当初。

便将心寄世外,此身遍游存亡。

――

如是一体者,动不动共生,如是二元化,乃是一元形。

道人非无情,非偶然与身,身心与情性,无有得失也。

虚空非无相,念想非可寻,真假二境地,在非真假中。

比方学知识,而迷不自识,比方一明镜,见人不见己。

――

以无三别故,三世别离现,三世无不同,当下即三世。

寄想于无想,托体于无体,作于无所作,以不消而用。

汝被套则苦,别人亦如然,若欲净众生,先须洁本身。

风乱伤众生,心乱损身命。

即此初入静定,便有无量定相不同,何况厥后,另有无穷量静定,一一静定,各个皆有无量定相,过往圣贤,不宣其事,盖因初学者圣性不备,常易犯过,是故垂教方向,不说纤细,闷头苦干,仅此罢了。

华影彩色分,光毫量无穷,初入静定观,所知皆毫末。

所谓意根,是第六根,前次五根,身根为君,其他四根,为其臣属,而此臣属,教诲君行,前五根形状短长,色彩深浅,各有不同,世人五根,皆有不同,如人之面,各个不同,世人意根,亦如是不同,世人不见虚空,比方不见风生,人之自我,不见意根,亦如眼中,不见虚空,不见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