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洞玄指略 - 第二十八章:神德圣性

第二十八章:神德圣性[第1页/共5页]

诸大天仙,皆自成境地,世名仙界,众修士或飞入或生入,皆被庇佑,得干净身命,而于彼心,诸仙岂能主之?众生自心,只可自主,别外统统众生皆不能替,诸仙界生灵,虽闻圣法,若不自修,心劫到来,亦入灭亡,轮转之事,无偷可行。

寄生六合间,即生依随性,

若自明于心,即见存亡根,

若不自主者,自昧于圣德,

心不能自主,亦不能自明,

若自受诸苦,必有昧知己,

诸有罪恶人,知罪当忏悔,知耻而后勇,乃为大善生,

精诚之所至,能够破迷情。

知错能忏改,大善乃自生,

统统休咎事,在此心立根。

以如是大慈,而起大悲情,能发无上心,幻灭诸邪情,

若不了自心,即不了死根,

丙申年六月初四有感而说,略记之。

如是净明德,世人自具有,而于自心性,缺失于此德,

诸圣所传,为摆渡法,诸圣不渡人,教人自渡耳,自渡者学成,复能教人渡,如是苦海津,来往圣不断,从此岸而来,到此岸而去,非有此岸生,终究到此岸,统统有情众,皆此岸众生,从此岸而来,沉湎心海中,苦乐风波尽,到此岸名归。

事事皆有缘,缘情皆在心,

苦修于长年,漏心填不满。

是故众修士,当勤于修学,自观本身心,有无量大德,

颂:

如是大德行,浊恶中能净,于诸下劣心,能生大圣情,

颂:

身不能常住,见身应知心,

闭目而哺育,精力可长保,

世人皆知,诸法是船,世人学法便是乘船,了诸法义而离开诸法即到此岸,如是观点,为迷者作安抚说耳,世人却不思真本,怯懦懒惰之心,以此愈重,是故乃逢彼划一船师徒之言。

行住与坐卧,四时宜调和。

颂:

自造脱死法,因是自主人。

世人精力耗损,即需闭目养神,若肢体不能调和运作,精气之运转,不能周圆,是故行住坐卧,宜于调和,肢体动而精气转,呼吸顺而气味平,魂神安而心机宁,不学内修证明者,当如是涵养于身。

颂:

颂:

思虑安宁已,精气神亦安,

古往以来,诸得道者,虽从师学,而单独修,诸大圣者,道听途说而能自悟,独修独行,而能成绩,彼人成绩已,复能使众迷自明,能成绩人,诸圣得道已,复能令人得道,如是大成绩,甚难罕见。

若自无下劣,岂有罪临身,

世人有魂神,日日自应用,

一动或一静,或成心念生,

至于世人,目光照见六合,一人旁观,万物无染,千万人看,物亦无染。

颂:

自弃自底子,凭借于他身,

离失于品德,因而不尊圣,

神光满人间,觉性常周遍,

若复有人,从师修学,而不勤奋,便是懒惰,轻于师法,如果圣法,则造大苦,何故故?诸圣苦心,逢法不敬,至于将来,难再逢遇,非论何师,若法无过,当敬于法,师者是人,不免诸过,而诸圣法,如圣者衣,睹物思人,当怀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