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45|第 145 章

145|第 145 章[第2页/共5页]

自宋以来,言官有“传闻奏事”之权,有几个“传闻”了还肯细查出处的?朝臣相弹劾时,都攻讦私德成风,拿得出明证的倒少。特别是每年京察、大计之前,写着表里大臣隐恶的帖子便满京传播,御史竞相据此弹劾,闹得朝廷考查大计几近像个贩子恶妻辩论的场面。

未几久便有劾章弹奏王妃不贤孝,乃至周王出宫后常有蕉萃之色,现在周王出京,王妃亦不常入宫奉养婆母……

张次辅好轻易得了个三元落第的弟子,本身都捧在手内心,等闲不舍得用他,却叫人抓着点私交弹劾,内心也正不快。见他递帖子上门,天然明白他的企图,便将他叫进书房,温言安抚:“这桩事的根底我尽知之,你不必担忧,上个请罪折子就是,我寻人替你分辩。觉得师的身份,足以保得你安然无事。”

宋时垂首道:“臣虽问心无愧,但言官几次以此弹劾,多添无益奏章,亦是臣有累陛下。故臣愿为停歇此事去官,以使陛下稍减烦恼。”

他只盯着面前数块金砖,冷静等了好久,才听面前响起一声轻叹:“卿读《谷梁》得法。”

这些人弹奏桓、宋二人私交,不过是为断了周王的臂膀,好让他无缘大位。但此事终究要看圣意,岂是看哪家奏章多的?

新泰帝朝中间的大内总管王寺人瞟了一眼,他立即退出去,过不久返来应道:“奴婢问得廊下几位舍人,皆记得誊写桓御史奏章时,他那些弹章中,皆录有证人名姓、财务细目。”

周王出宫以后正在满朝文眼目下,要挑刺有甚么挑不出来的?

那几道奏本上弹劾他甚么,不就是跟同朝官员搞工具吗?他当着圣上都敢认,现在有甚么不敢认的!

是弹劾桓凌,再剑指周王吧?

天子也微露对劲之色,朝王寺人挥了挥手,又问宋时:“你既不认罪,为何又要请辞?”

===============

他一个诚恳本份的翰林编修,白日认当真真当值编书,早晨便回家教诲侄子读书,趁便帮大哥讲讲作文思路,筹办了局科考,万没想到另有人能弹劾他――

他不但要上本,还要去座师张阁老面前告状,就教员给他撑腰。

现在朝臣所争,连累你受了弹劾的立后之事,你觉得如何?

诸多弹章中,竟还夹着几道弹劾桓凌的――趁他不在京里,不能及时上本分辩,该弹劾的从速弹劾了,不然等他返来,恐怕骂不过他!

天子轻笑道:“你可知诸御史为挑在何此时弹劾你们?”

这些被弹劾私德有亏的大臣中,有自知理亏归乡的;有受不住如许的歪曲,又没法自清,只得咽下臭名的;也有拿着对方把柄反劾对方德行不敷的……但还从没有宋时如许理直气壮依国法为本身脱罪,反请他清算言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