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8章 袁崇焕评传(17)

第58章 袁崇焕评传(17)[第1页/共5页]

十五

袁崇焕的内心天下,只能从他的诗作中约略能够见到。他老婆姓黄,袁的遗诗中有〈寄内〉一首,是写来寄给老婆的:“离多会少为功名,磨难考虑懊悔生。室有菜妻呼负负,家无担石累卿卿。当时自矢风云志,本日方深后代情。作妇更加供子职,死难塞责莫轻生。”他本身在外抗敌作战,奉侍老母的任务只好请老婆负起了。何寿谦《乡先正袁崇焕督师事略》记,袁被磔身后,“妻黄氏投江死,尸流至赤水峡,村夫哀而葬之。《镡津考古录》为立烈妇传。”兄弟老婆放逐三千里,刚好放逐到袁崇焕做过知县的福建省邵武县,袁为官廉洁,邑人记念他的功劳,善待他的遗属,袁钰有一首诗说这件事:“家徒四壁久萧然,骨肉流浪旧治迁。身后尚收廉吏报,邑中共说大夫贤。曾为大将惟知死,本是文官不爱钱。白发高堂年八十,留居破屋割三椽。”袁崇焕曾有〈忆母〉诗一首:“梦绕高堂最可哀,牵衣曾嘱早返来。母年已故乡何有,国法难容子鄙人。负米当时原可乐,读书籍日反为灾。思亲想及鬼域见,泪血纷繁洒不开。”

崇祯既大书“九思”,《论语》、《孟子》这类儒家文籍当然是熟谙的。袁崇焕考中进士,四书五经非熟读不成。当袁崇焕从锦宁火线率师回援北京之时,我真但愿他的幕僚或朋友能抄一段孟子的话给他看。《孟子·离娄》:“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袁崇焕救兵到达北都城下,崇祯不体恤兵将远来劳苦,反而对之疑忌,不准进城歇息,早已“视臣如土芥”了,袁部即便不视他为寇雠,也大可不必再为保卫他而冒死血战。

袁崇焕身后,他的冤枉垂垂为世人所知,赵翼《廿二史札记》以为,当时传播通敌谎言的,主如果崇祯身边有权有势的寺人。直至清朝修《明史》,按照《太宗实录》中的记录,才在〈袁崇焕传〉中照实记录皇太极设想使间。而后记念和凭吊袁督师的诗文甚多,特别是广东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等。一九五二年,叶恭绰(广东番禺人)和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等四人联名致书毛泽东主席,要求保全并补葺北都城内的袁崇焕墓。毛氏于一九五二年蒲月二十五日覆书叶恭绰,此中说:“……克日又接先生等四人来信,申明末爱国魁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此事嗣后请与彭真市长联络为荷。”(《毛泽东手札选集》第四三三—四三四页)可见新期间的中国当局对他仍有正面评价。插手重修袁墓袁祠的,除上述四人外,另有蒋光鼐、蔡廷锴等广东籍的闻名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