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0章 袁崇焕评传(9)

第50章 袁崇焕评传(9)[第1页/共6页]

这一仗大捷,葡萄牙的红衣大炮是有功绩的。明朝这时本来已摈除了葡萄牙人的上帝教布羽士。布羽士波尔、米克耳两人见到明清交兵,有机可乘,便策动澳门的葡人,向明朝供应军费和炮手。明朝因而派遣已摈除了的教士。本来奥妙布道变成了公开,多量葡萄牙教士和炮手进入中国。[2]厥后中国在本国教士和技师指导之下自行铸炮。所铸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称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将军”,还派官祭炮,请将军发威破敌。满人要直到数年以后,才因投降的明人之助而开端锻造大炮。

袁崇焕留下来的诗篇,大多数是忧国忧民、悲忿沉郁之作,也有一些感慨伤逝、记念亲朋的,有几首表示家贫俸薄,愧对母妻。思念他平生,真是生于忧患,善于忧患,只要两三首小诗,稍显他诙谐的一面。

据冯承钧译、沙不列撰《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傅》:崇祯三年,澳门葡人队长率士卒四百、大炮十尊出境效力。广州巨商恐失把持中西贸易之利,厚赂朝臣,加以禁止。后葡军队长公沙的西劳阵亡于登莱。《碧血剑》小说略取其意。

[5]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旬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直立便欲厚迁,略分歧辄思激去,威胁朝廷,开衅同类,令边陲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本日不自处于恬,何故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繁华之心,又皇上所鉴也。”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晓得。”

[4]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超主眷,心苦先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合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此中“功高超主眷”这一句,不免含有苦涩的意味。天启毫不是明主,天下皆知,本身功高如此,成果却得了如许的“眷”,这位“明主”,真是“明”得很了。“翼所”是明抗辽名将陈策的字,但据杨宝霖先生考据,陈策于天启元年在援沈阳之战中阵亡,以是此诗中的陈翼所当非陈策,而另有其人。

皇太极见军队丧失严峻,只得退兵,再攻锦州南面,亦不能拔,将士又遭到很多伤亡,将领觉多拜山、巴希等阵亡。七月,清兵败回沈阳。

[6]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主恩六合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昔日归。”

[7]袁崇焕〈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祇树隔尘凡。现在着足空王地,多了畴前学杀人。”“空王”是指释迦牟尼。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很多。明方的陈述说,皇太极宗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相称于团长)四人、牛彔(领三百人,相称于营长)三十余名。这陈述失之夸大,究竟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记载中也说:济尔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