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9章 袁崇焕评传(8)

第49章 袁崇焕评传(8)[第1页/共6页]

[6]“七大恨”:1、明朝殛毙金人的二祖;2、包庇金人的仇敌哈达;3、越界出兵,助金人的世仇叶赫抗金;4、明人越界,金人按照誓约杀了,明朝讹诈金方交出十人来杀死,以资抨击;5、明朝形成老女再醮;6、移置界碑,掠取金国的人参、貂皮;7、听信叶赫,写信来唾骂轻渎。

[16]《孟子・公孙丑》:“昔者曾子谓子襄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皇太极没法和明朝达成和议,却见袁崇焕构筑城堡的事情停止得非常主动,时候越久,今掉队攻会更加困难,因而决定“以战乞降”,对宁远策动进犯。

[3]何柄棣: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一书中,以为明初人丁六千五百万,到明末时已涨了一倍以上。

[1]皇太极在西方人的书中写作 Abahai,法国粹者格奥赛 (Rene Grousset)在《中华帝国的鼓起与光辉》一书中有〈一六四四年的大变〉一章,此中说:“皇太极是蛮人中的一个天赋,他把本族群众的军事才气,和对文明糊口的天心机解相连络起来。”

皇太极清算好了军队,转而去攻宁远。

[11]《太宗实录》卷十二,天聪六年六月,皇太极致书大同守将乞降,信中说:“和事既成,自当逊尔大国,尔等亦视我居察哈尔之上可也。”

袁崇焕是三兄弟中的老迈。二弟崇灿(一说是他哥哥)当他在关外时在故里去世。三弟崇煜跟着他在军中办事,厥后也告别回籍。袁崇焕从宁远送他到山海关而分离,写了两首诗给他,说:边陲需求人守御,升平还没有获得,我早已决计报国,安危去留的题目不必提了。[18]

[12]皇太极来信的开首是(按照原信):“汗致书袁老先生大人”。(厥后乾隆时订正《太宗实录》感觉语气太卑,才改成“天子致书袁巡抚”,但当时皇太极未称帝,决不成能有“天子”的称呼。)袁崇焕手札的开首是:“辽东提督部院,致书于汗帐下:再辱书教,知汗渐欲恭敬天朝,息兵戈以疗养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鉴之,将来以是佑汗而昌大之者,尚无量也。”

[4]王钟翰:〈满族在努尔哈齐期间的社会经济形状〉一文中,按照朝鲜〈兴京二道河子旧老城〉的质料,以为一六二一年时,努尔哈赤的兵数二十万,再加上妇女长幼,“全人数当在4、五十万摆布。”

当时距明朝之亡已不过一年半,局面的卑劣可想而知,但群臣还是果断反对定和,连天子也不得不偷偷和国防部长暗中筹议,大要上果断不肯承认,最后动静泄漏,便杀了国防部长以卸本身任务。从这件事中,能够见到当时对“媾和”是如何的忌讳,言论压力是如何沉重。连崇祯如许狠辣的天子,也不敢对群臣承认有媾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