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766章

第2766章[第1页/共3页]

曹崑在北方举目无亲,又担忧被漕府衙门通缉,以是从天津流亡以后也不敢直接走官道南下。先是沿着渤海湾绕了一大圈,然后去到了海汉节制下的登州府,在福山铜矿当了几个月的矿工。攒了点钱以后,才在本年春节前从芝罘港乘船回到了南边。

对于漕运体系中耐久存在的灰色地带,德王府出身的朱子安倒也略知一二。从杭州通往北京的京杭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也有相称长的河段。而明朝在运河沿岸所建的五大漕粮堆栈,此中临清、德州两个仓都是坐落于山东。

朝廷客岁已向海汉昂首称臣,浙江各州府更是已经被海汉兼并,本就没有持续对朝廷尽忠的任务,能持续征调粮食运往北方,已经算是仁义之举了。

大明终其一朝,明显都未能找到公道的应对之法,乃至于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漕运体系里的蛀虫仿佛另有变本加厉之。

父辈奉告他,朝廷不是不晓得上面这些小行动,但全部京畿地区的粮食供应都有赖于漕运,要彻查这些事情,不晓得会连累到多少官员,很能够会让全部漕运体系再度堕入瘫痪。如果形成了都城断粮,谁能担得起这么大的任务?

当下之意,归正能运到天津的漕粮就这么多,你户部爱要不要,想究查任务,那请去找正主费事,我漕府是不会卖力的。

不管是下旨惩办江南各州府征粮不力,还是发交际公文怒斥海汉从中禁止,这两种挑选都只会让朝廷堕入更尴尬的地步。但如果对此毫无反应,那朝廷仅剩的那一点点权威必然荡然无存,并且还会持续滋长如许的不良民风。

朱子安暗自叹了一口气,接着往下看。曹崑解运这批漕粮一起到了天津,公然在本地交粮的时候碰到了费事。因为实际运抵本地的漕粮,较朝廷征调的数额少了近一半,户部派驻漕粮堆栈的官员天然不肯承担任务,回绝签收这批缺失严峻的漕粮。

朱子安当时对于父辈给出的解答还不是太明白,但现在回想起来,就不难了解此中深意了。这些操纵漕运特权捞取油水的人,就像是房屋梁柱里的蛀虫一样,房东固然晓得迟早会被蛀虫蛀空梁柱,导致房倒屋塌,但如果要根治蛀虫,就得先刨开梁柱,而如许做能够会让屋子塌得更快。

朱子安当时候曾听父辈提及,朝廷从南边调征的布施粮,有相称一部分都在运往北方的过程中被漕府以各种名义剥削下来。这部分漕粮作为耗损从粮堆栈存中抹去,然后在各地的市场上以高价售卖。至于这些漕粮发卖所得的去处,那必定不是国库了。

幸亏此行的漕军中有一名百户是与曹崑有些私交的老乡,暗中将动静通报给他,让他从速溜。参与此次解运任务的十余名粮长,曹崑是独一一个获得动静,并且赶在官府脱手之前溜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