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164.第164章 大地主

164.第164章 大地主[第2页/共4页]

接下来高欢又带着他们观光了四周的油棕、甘蔗、香料等莳植区,并一一加以讲解。此中李奈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香料莳植区,这里有些香料是他在自家发卖的货色中见过的,有些却连听都没传闻过。但让李奈有些遗憾的是,这些香料的植株多是幼苗,要比及出产的时候起码还得一两年时候。

农业部在田独河东岸斥地的农场间隔田独河入海口的新虎帐并不远,中间只隔着一座山岭罢了。很快划子就到达了农场外的船埠,已经接到告诉的高欢正在栈桥上等待他们的到来。

高欢立即解释道:“这是我们从外洋带来的良好稻种,与大明本土所用的稻种不一样。加上我们有科学的种田体例,才会有这么高的收成。”

“这科学是何种学说?”身为读书人的李奈立即来了兴趣。海汉人的学问驳杂他已经见地到了,没想到连种田都有相干的学问。

“亩产四百多斤还少?”李奈非常不解地问道:“那一年两季,一亩地的水稻岂不是能种出一千斤?”

高欢向前来观光的客人们先容着目前的农场公社出产环境:“我们五天火线才完成了上一季的水稻收割,目前正筹办停止下一季的水稻莳植。固然上半年我们终究只抢种了两百亩水稻,不过幸亏后续的打理还不错,各种粪肥也用得足,也没有碰到甚么天然灾害,产量比估计的五十吨要好很多,终究统计出来的产量是总计八十吨出头。”

“稻田养鱼能够进步水稻的产量,别的鱼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高欢指着水里的鱼讲解道:“三个多月前我们在田里放养了鱼苗,比及来岁春种的时候便能够收成了,一亩地起码能有六七十斤鱼,这两百亩水田应当能收成一万斤摆布。”

毫无疑问,海汉人的香料会比那些西洋人漂洋过海运来的香料要便宜很多,李奈立即便想展开独家代理权的构和。但此次陶东来却浅笑着回绝了他,只说这些香料的成熟期尚需光阴,订货也不消急于一时。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有对明朝南边稻谷亩产的记录,就算是一年两季的熟田,收成极好之时也不过四五百斤罢了。大多数环境下,二到四百斤是比较普通的收成状况,而高欢报出来的一季收成比人家一年还多了,怎能不让李奈大惊失容。若不是两边已经打了这么长时候的交道,恐怕李奈已经以为他们这群人是会使甚么妖法了。

“简朴来讲,就是找出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然后加以熟谙、总结和操纵。”陶东来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已经收割结束,光秃秃的水田道:“水稻产量为甚么会有凹凸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