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164.第164章 大地主

164.第164章 大地主[第1页/共4页]

高欢立即解释道:“这是我们从外洋带来的良好稻种,与大明本土所用的稻种不一样。加上我们有科学的种田体例,才会有这么高的收成。”

高欢看了看一脸茫然的两位明朝客商,耐烦地解释道:“我们海汉的一吨,约莫相称于大明的两千斤摆布。”

“这稻田里还养了鱼?”李奈俯身一看,公然有很多数尺来长的鱼在田间的水沟中窜来窜去,好不热烈。

一行人回到船埠的时候,那一队孺子军公然还在岸边的树荫下等待着,这类尽忠职守的行动理所当然地获得了陶东来的表扬和鼓励。李奈和贺强都是看得啧啧称奇,那些民兵也就罢了,能把这些小孩子都调教到如此守纪,这海汉人的手腕的确有独到之处。

陶东来笑着应道:“恰是如此。”

“稻田养鱼能够进步水稻的产量,别的鱼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高欢指着水里的鱼讲解道:“三个多月前我们在田里放养了鱼苗,比及来岁春种的时候便能够收成了,一亩地起码能有六七十斤鱼,这两百亩水田应当能收成一万斤摆布。”

李奈听得似懂非懂,一时候还很难消化这话中的含义。不过他很快又发明了新的兴趣点,指着水田里搭着的凉棚道:“这凉棚为何要搭建在水田中心?农夫要安息的时候岂不是非常不便?”

李奈不愧是出身商贾之家,这默算才气倒也不错,立即便惊道:“一亩水稻一季收四百多斤?”

高欢一愣,接着便明白本身错在那里了。如果今后代的目光来看,一亩地两季才种出五百公斤的成绩实在有点拿不脱手,好一点的杂交水稻种类单季的收成就比这还多了。但放在十七世纪初来看,这个产量已经逆天了。

“亩产四百多斤还少?”李奈非常不解地问道:“那一年两季,一亩地的水稻岂不是能种出一千斤?”

“高先生,这些农夫为何如此服从你们的安排?莫非他们劳作之时不会一向挂念着自家的农田?”李奈先前还觉得肤色乌黑的高欢是个农夫,但颠末这一起的讲解以后,现在早已经收起了轻视,恭恭敬敬地向他就教。

“可这里的地盘是属我大明统统,贵方如此安排,岂不是乱了法纪?”李奈不解地问道。

“没错,你说得很好,而科学的目标就是找出这些事物的规律,如何把生田尽快变成熟田,如何遴选培养出良好的稻种,如何能让农夫更有效地打理农田,这都是科学。”陶东来言简意赅地申明道。

接下来高欢又带着他们观光了四周的油棕、甘蔗、香料等莳植区,并一一加以讲解。此中李奈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香料莳植区,这里有些香料是他在自家发卖的货色中见过的,有些却连听都没传闻过。但让李奈有些遗憾的是,这些香料的植株多是幼苗,要比及出产的时候起码还得一两年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