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 第137章 京师异动

第137章 京师异动[第2页/共5页]

苏辙如此持正,范纯仁的面上不由微微一热。他正要说话,却见苏辙目光一片安静地望向他,轻声道:“我兄长现在尤在杭州引沟挖渠,明石在西边亲冒矢石。我如果连这点压力也顶不住,便不配当他们的弟弟和师叔。”

范纯仁临阵脱逃,房内立时一静。

赵煦有此乱命,群臣立时瞠目。满朝文武皆跪在阶下苦求赵煦不成自毁基业,落下千古骂名。目睹群情澎湃,赵煦无可何如,只得推说筹办粮草费时耗力,将慕容复的奏章留中不发。

秦观虽说受了杖责被免了调派,可赵煦却并没有令他好生疗养。想到明日他将与同僚们同跪宫门,他马上一阵呲牙咧嘴,仓猝开动脑筋叫道:“师叔,先帝在位时便曾主持伐夏之战,官家身为人子更当秉承先帝遗志啊!”

“务观,慎言!”不等秦观把话说完,苏辙便是一声厉斥。

元丰年间,先帝主持五路伐夏目标便是要拿下横山,但是终究倒是折戟沉沙惨败结束。先帝实施新法祸乱百姓都没获得的胜利,却在旧党的主持劣等闲获得了。慕容复的这份奏章传至朝堂,可想而知朝堂忠臣的狂喜雀跃之情,纷繁催促赵煦尽快答允慕容复所请。

苏辙此言一出,范纯仁尚未如何,向来多情的秦观却已忍不住落下泪来。“明石求粮草的奏章上了十多日了,官家却始终留中不发。莫非他真要明石断了粮草死在西边么?官家,官家他到底是我们大宋的官家,还是……”

说到元祐六年的吏治改革范纯仁终究动容。只因这场开天辟地的吏治改革恰是由范纯仁主持,是他平生对劲之事,一心想着要凭这功劳青史留名。而吏治改革当中最要紧的一条的便是:罪官无功不得起复。倘若范纯仁坐视官家疏忽此规条,那么元祐六年的吏治改革迟早都会变成一场笑话。

古往今来,天子想着成建功劳名看重史,大臣们当然也有此大志。现在目睹西边战局一片大好,倘若慕容复果然能重创夏国免除岁币,政事堂带拥有方用人恰当,天然少不得分润功绩。是以,赵煦扣着慕容复的奏章倒是有些碍手碍脚了。

但是,范纯仁宦海沉浮数十载,深知这君臣之道。所谓的君为臣纲,并非宣大义而是定名分!只见他沉默半晌,终究也还是沉沉一叹:“官家毕竟为天下主!”恰是因为赵煦才是这天下的仆人,以是即便是以吏治改革的法度束缚官家,也只是治本不治本。现在赵煦初初亲政羽翼未丰,臣下尚且能用朝廷法度阻他一阻。可等他再当上几年天子,遴选汲引一批亲信大员,莫说是这左相之位,便是那已陈规条的朝廷法度他都能等闲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