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571章 自带光环的诸葛瞻

第2571章 自带光环的诸葛瞻[第1页/共3页]

更何况兵贵神速,如果诸葛瞻留驻广都的话,底子就起不到策应的感化,以是诸葛瞻决然地反对了黄崇的发起,率军加快前去武阳,试图在武阳与姜维汇合。

刘禅现在是心烦意躁,黄皓靠上靠不上,刘禅当然是比谁都清楚,这朝中不能没有能臣,但也不能没有弄臣,能臣能为刘禅守江山社稷,弄臣能让他高兴镇静,当天子也是很辛苦的,恰当的文娱那也是必不成少的。

这个时候黄皓又充分阐扬了他的高超演技,跪在刘禅面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痛诉本身也是被勾引被骗了,全然不提本身坐地分赃之事。

因而诸葛瞻就带领一万御林军分开了成都,南下去策应姜维。

刘禅现在没表道理睬黄皓,国之将亡,他需求能够站出来保护蜀汉江山社稷的能臣,而不是像黄皓如许只会拍马溜须恭维阿谀的弄臣,但像姜维如许的能够担负得起社稷重担的能臣蜀国朝中那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和这些秋后计帐派比起来,真正心急的反倒是刘禅,前些时候刘禅听了黄皓的一通忽悠,请来了一个法力无边的师婆,本觉得蜀国就此承平,但没想到朝中臣民日夜焚香叩拜的成果倒是南安失守,魏军逼近成都。

这明显和诸葛瞻的经历有关,毕竟诸葛瞻固然是担负卫将军,统领御林军,但向来没有上过真正的疆场,就连小范围的平叛行动都没有参与过,以是他在领军出战上面,经历几近为零。

伴同他出征的,另有诸葛瞻的宗子诸葛尚,尚书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

从南安撤兵的话,武阳便是必经之地,以是诸葛瞻在方向上是没有错的,只是他担忧姜维军队的环境,一起晓行夜宿,倍道而行,吃紧地赶往武阳,就连事前的窥伺和刺探都来不及做。

但如此一来,必定是要迟误很多时候的,诸葛瞻固然和姜维多有不睦,但他为人朴重,既然领了皇命,那就没有用心迟延时候陷姜维于绝境的卑鄙动机,诸葛瞻的行事,向来还是光亮磊落,正大忘我的。

以是思来想去,刘禅决定派人去策应一下姜维,而朝中现在几近无几人可用,因而刘禅决定派诸葛瞻前去武阳去策应姜维。

很明显,那师婆就是一个骗子,来成都就是招摇撞骗的,事情败露以后,举荐师婆的黄皓天然是难辞其咎,朝中一些朴重的大臣上表弹劾黄皓,要治他的罪。

诸葛瞻倒是没有回绝,究竟上他也没法回绝,毕竟是后主亲身下的旨,诸葛瞻敢不从命吗?

诸葛亮是蜀国的擎天之柱,那怕诸葛瞻差了一些,但他好歹也是诸葛亮的儿子呀,多少也能遗传点诸葛亮的本领,现在在这类无人可用的局面之下,刘禅只能是派诸葛瞻出征了。

此时姜维在南安得胜,向成都撤退的事天然引发了刘禅的高度存眷,如果姜维能顺利地带兵返回成都,那么刘禅起码就会多了一重保障,可如果姜维半路上不幸罹难的话,那朝中无人可用,蜀汉亡国也是斯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