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种田之流放边塞 - 97.遭遇仇家

97.遭遇仇家[第1页/共5页]

“大仇敌?谁?为甚么刁难阿哲?”

千万没推测,造福山村的私塾,竟变成把柄与罪名。万斌指责“因教书而用心、不算用心屯田”,听似在理,但如果叫真辩论,流犯辩不赢。

姜玉姝责无旁贷,立即帮腔,正色答:“刚才已经禀了然的:皆因四周缺读书人,才让弘哲教孩子们认认字。弘哲年纪小,临时称不上‘饱学之士’,但他五岁开蒙,长辈一向请名师教诲,足足勤奋七八年,别的不敢夸口,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他滚瓜烂熟,有才气给孩童发蒙!”

万斌居高临下,核阅一干流犯,并不叫起家,严肃问:“姜氏,你可知罪?”

“三弟!你别胡说。”

俄然,院门被“咣当”一踹,几名戎装边军迈进门槛,打头的郭弘磊神采乌青,怒问:

潘嬷嬷两手一拍, 当即提心吊胆,扼腕说:“我想起来了!当初,正因为他仗势暗中拆台, 我们才没法留在州府郊野屯田, 一大师子被迫两地分离,老夫人带人去了长平县, 我们则待在这兵荒马乱的处所。”

里正一开口,私塾门生及其父母出于戴德,纷繁帮腔,七嘴八舌道:“对,免束脩的。”

姜玉姝侧耳听完,略微放下心,边走边说:“潘知县和刘县丞在场?我猜,多数是州官下县里梭巡民生。幸亏有两个熟人,我们不至于伶仃无援。”

“先生一死,私塾就散了。”

“可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县令劝得动知府吗?”潘嬷嬷非常担忧。

“女人别急,把稳身子。”翠梅和潘嬷嬷一左一右地搀扶,疾步快走。

“哼。”万斌冷冷一笑,使了个眼神,侍立其右边的亲信小吏会心,立即横眉立目,诘责:“流犯的本分是屯田,你们不老诚恳实种地,竟然办起私塾来了?谁答应你们操纵私塾大肆敛财的?”

姜玉姝惊奇昂首,手一抖, 缝衣针扎进食指, 冒出一颗殷红血珠。

“这……”小吏躬身靠近,察言观色,揣摩上峰心机后,直起腰答:“按旧例,起码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在郭弘哲身后,周延、胡纲等人也跪着,敢怒不敢言。

潘嬷嬷等人忍辱负重,同时行了跪礼。

“万斌!”

不消半晌,一行四人赶到私塾,远远便见乌泱泱大群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踮脚伸长脖子,迷惑旁观,群情纷繁。

民怕官,里正佳耦吓一跳,畏缩后退。

“大胆!”

郭弘哲跪了好久,期间屡遭调侃鄙弃,倍感愤恚,屈辱至极,本来几近喘不上气了,一见门生大力保护本身,顿时呼吸顺畅,既动容又担忧,忙道:“诸位大人在上,不成冒昧,快退下!你们回家去吧,别让长辈担忧。”

“我晓得。别慌,我正在想体例。”姜玉姝焦头烂额,空中凹凸不平,跪了半晌,膝盖越来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