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铮铮大宋 - 第九章:讨赏

第九章:讨赏[第1页/共4页]

赵祯倒不是担忧吕公绰劈面违背他,他是担忧“吕氏”与“二宋”串连,毕竟事关范仲淹,庆历新政一过后,朝中但凡是士族出身的,那可没几个还能说范仲淹的好话。

作为独一晓得赵旸来源的人,赵祯当然明白赵旸所谓的“想做点事”,指的是想为“祖宗国朝”做点事,助他大宋能消弭积弊、加强国力,不复“靖康之耻”。

现在政事堂的诸位宰辅已默许召范仲淹回京,此时只需写一道手诏,命卖力知制诰的官员拟写圣旨便可,但赵祯在衡量一番后,还是决定将人召来,劈面叮咛。

面对赵旸的恳请,赵祯感受有些头疼。

可谁能想到呢,这事还真被赵旸给兜返来了,乃至于还震住了宋庠等人。

“……”

目前在朝中担负相位的独一两人,即陈执中与他。

范仲淹与宋庠昔日便冲突重重,更别说庆积年的新政还是夏竦、宋庠那批人搅黄的,两边哪怕说是不共戴天也不为过,现在官家成心召回范仲淹,他也不信宋庠会就此罢手。

毕竟其吕氏一门亦世代为官,称其士族、世家毫不为过,范仲淹当年提出的新政亦侵害他们吕氏一族的好处,更别说吕公绰本人就以荫补入仕的,这就必定他不会支撑范仲淹的政见。

说真的,当时赵旸一句“官家早已做出定夺,不过是奉告诸位”,不但令当时在场的宰辅十足变色,赵祯也是气得心中暗骂:你如此不给诸人颜面,这些人发作起来,还不是朕享福?!

本日陈执中在官家面前出了大丑,想来官家对其也有不满,倘若官家将其夺职,或许他就有机遇升任辅弼。

虽说有狐假虎威的意义,但不可否定,能做到这一点令诸卿哑口无言也不简朴。

倒推一千年,先秦的技术是甚么程度?

“文相公所言极是。”

庞籍会心道:“文相公是指范相公么?”

等他与梅挚走远,庞籍低声笑道:“我们的这位叶计相还是奸刁啊。”

“还要治军严明、令行制止嘛,官家,就让我尝尝呗,如果我不能胜任,您再把我撤职。”

没错,说的就是陈执中。

掌领五百卒的批示使之职,官家竟然当真就这么承诺了?

“……”

“倒是有几分像赵括了。”

您还真筹算承诺啊?

他原觉得当年的“朋党论”已令官家对范仲淹一众心生思疑,谁能想到,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子,又不知如何获得了官家的信赖,使官家窜改主张欲召回范仲淹。

既交好过范仲淹又不获咎宋庠,他也感觉叶清臣确切是有本事的,比某个恋栈不去的故乡伙要有才气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