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筝歌(清穿皇太极) - 第107章 【西平之围战乱始】

第107章 【西平之围战乱始】[第1页/共4页]

“四贝勒已经布好了天罗地网,只需放心待在这里养病,静候佳音。”

抚顺城的那一战,我仍然历历在目,心不足悸。金兵来势汹汹,张承荫的援兵又来得太迟,孤城难守,就算李永芳不降,抚顺也是必定要失守的。

由此可见,这个孙得功还算是对王化贞有些交谊的,我不由问:“鄙人能大胆问一句,将军何故决定降金?”

当日,孙得功孔殷火燎地找到了我,没有解释后果结果,只是开门见山地说了六个字。

西平失守,守堡参将罗一贵誓与城共存亡,叩拜京师后,以一句“臣力竭矣,断不偷生负国”,自刎而亡。然举城无人肯降,或在城上,或在市中,悉数汉民无不舍命与金兵相杀。毕竟是不抵金兵,努/尔哈赤命令,尽行搏斗,全部西平,鸡犬一空,冤魂遍野。

“广宁城破,这城中百姓……又会如何呢?”我心中的悲悯油但是生。

果不其然,西平被围困后,我便在承天府上见到了孙得功和祖大寿二人。他二人连夜进了王化贞的内殿参议应对之策。这一幕……真是似曾了解,一如抚顺城破的前夕。

广宁兵败,王化贞难逃其咎,东林党岌岌可危。我屏息凝神,细细想了一想,魏忠贤方才登上明末的政治舞台,阉党的权势的确穷极一时,王化贞若想逃得一死,唯有一个有力的派系权势站在他身后为他讨情。

我哀思地想着,本来漫漫中原的汗青、文明,便是靠如许的殛毙堆砌起来的。那些在汗青诗篇中灿烂过的大期间,有如大明,也难逃穷途末路的运气。改朝换代,便是史乘里那用血誊写的一页篇章。

“王大人现在还是对李永芳投诚一事坚信不疑,明日兵变,他毫无防备。明日,我会在城中起哄金兵已至,而后再诈称,只要活捉王化贞,便能逃过屠城!到时候王大人不走不可,只要他一走,必然军民大乱。届时我会如数摈除广宁百姓,再请汗王入城。”

此事无果。一向到了年底,王化贞和熊廷弼二人的冲突如预期般愈演愈烈。熊廷弼觉得王化贞奇袭海州一举非常不明智,不但劳民伤财,还让仇敌看破了明军的把戏。并指出了蒙前人和李永芳的降意,皆不成坚信。但是王化贞却夸下海口,只要朝廷给我六万兵马,包管能一举荡平金兵,保河西无忧。可想而知,朝中时人皆站队王化贞,因而熊廷弼气得上书,再主要求罢官。

“本来如此。”

“假的?”

到月中,王化贞动全广宁之兵力,调派游击祖大寿、孙得功、黄进前去援助西平。熊廷弼则传令驻守镇武的刘渠、驻守闾阳的祁秉忠拔营赴援,两军在平阳桥相遇,明军溃败,孙得功领头逃窜,随后镇武、闾阳的兵力也节节退败。刘渠、祁秉忠在沙岭战死,祖大寿率部逃往觉华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