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三章 皇帝学武,不务正业

第三章 皇帝学武,不务正业[第2页/共5页]

李太后本就是裕王府一个浅显宫女,数年间,摸爬滚打成为了大明徽号慈圣的太后,隆庆天子大行,李太后心力交瘁,孩子遇刺,慌了心神,此时回过神来,拿出了太后的架子来。

陈太医没带麻药,这缝针就是针线穿肉而过,那决计不是普通的疼。

此时的她,不是娘亲,而是大明太后。

自此今后,他就不消再称主子,不消再称小的,面圣的时候,能够称臣了,乾清宫寺人,是有品秩的内官,是有资格称臣的!

陈氏这才重重的松了口气:“无碍就好,无碍就好,天佑皇儿,天佑大明。”

戚家军南荡倭寇,北拒胡虏,戚家军的规律严明,闻名天下,凡是出征时有任何扰民行动的军士,一概斩首示众,毫不姑息。

但明天朱翊钧先是搬出了祖宗之法,这是大明朝最高的政治精确,再加上刺杀之事,小天子只能束手就擒,此时提出学武的要求,水到渠成。

“如果再碰到如许刺杀之事,孩儿不求杀敌,只求自保。”

“拜见太后。”一众宫婢、寺人赶快膜拜施礼。

不敢回绝,不是不想回绝,朱希孝表达的很清楚,武勋早已式微,这等大事,朱希孝作为成国公的弟弟,天然是能少参与就少参与,但是太后劈面诘问,朱希孝便不能再回绝了。

刀剑无眼,一旦天子伤了、崴了、磕了、碰了,即便是陛下不见怪,太后能了解,朝中的大臣们,唾沫星子都能把朱希孝给淹死,乃至连成国公府都要遭到扳连。

如果平常,朱翊钧提出学武,必定引来李太后的怒斥。

若非孩子机灵,在歹人刺杀前展开了眼,大明新即位不到七个月的天子,岂不是要一命呜呼?!

乃是当世不折不扣的雄军!

冯保听闻太后提起结案子,如蒙大赦,跪在地上,咬牙切齿的说道:“太后所言有理,臣定当尽力督办!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些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给找出来,给太后和陛下一个交代!”

李太后看着张宏,歪着头和一名宫女私语了几声后,才开口说道:“嗯,张宏擒贼不吝身,忠勇可嘉。”

这宫里的坐次排序,谁当老祖宗,并不是论资排辈,美满是看跟天子的亲冷淡近,这乾清宫寺人,和天子最是靠近。

张宏作为潜邸旧人,竟然混到了廊下家跟些小寺人们混居。

“那此案就交于缇帅督办鞠问吧。”李太后点了点头,成国公府乃是大明五大世袭国公之一,夙来忠贞,既然朱希孝抓捕了歹人,这个案子天然交给缇骑鞠问。

但是作为勋贵的最后一丝庄严,朱希孝还是微微表达了一番本身的态度,刺客,不是戚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