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战辽东 - 第三十九章 大沽口

第三十九章 大沽口[第1页/共3页]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干等慈惠堂调货了,楚凡闲极无聊,整天去找本身新认得义弟黄宗羲谈天,他发明了黄宗羲确有过人之处,小小年纪见地便已不凡,特别是那种浓烈的家国情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任务感,常常让只想找个海岛混吃等死的楚凡自惭形秽。

恰是有了黄宗羲,有了对峙在扬州的史可法,有了对峙在江阴的阎应元,有了对峙在舟山的张煌言,黑沉沉的明末汗青中才有了点点繁星,他们,持续了中国人几千年的脊梁!

“小蔫儿,不仇家!”走进堆栈四周的冷巷,刘仲文一下停了下来,轻声对楚凡说道,右手却已按在了腰间雁翎刀的刀柄上,“巷口有人!”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二人干脆在大沽口的街上信步闲逛起来。这大沽口乃是海河的入海口,也是从江南走海路进京的起点,其富强之处,比张家湾也减色不了多少,除了林立的堆栈ji楼酒坊外,更有各色珍稀异物售卖,楚凡见猎心喜,给家里人买了一大堆礼品,刘仲文倒是个没心没肺的,帮衬着买吃食了。

不消他说,楚凡已经看到了。

想明白今后,楚凡心中轻巧了很多,安放心心坐等回登州的船。

难不成张家湾的青皮竟然一向跟本身到了这里?

黄宗羲,这但是和顾炎武、王夫之齐名的大思惟家,仅凭他在《明夷待访录》里提出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及以“天下之法”代替天子的“一家之法”,就足以使他的名字灿烂千古。

乃至二人还一起上街摆摊,黄宗羲是为了多攒点儿盘费,楚凡就纯粹是为了感受一下大明朝的平常糊口。

不消斩鸡头,也没有烧黄纸,楚凡、黄宗羲都是利落人,痛饮了三大碗酒后,这兄弟名分便定了下来。

楚刘二人出了门先是来到了桅杆林立、帆影如云的船埠,好一番刺探,终究被奉告,这几天北风残虐、浪如墙涌,除了大福船外,稍小一些的船只都不敢出海,恰好船埠上百余艘船里就没有大福船,他们想要走,就只能等等了。

一起顺风顺水,当天便赶到了海边的大沽口,因丁家的船乃是河船,不敢入海,是以一行人把货色卸了下来,找了间堆栈临时安设,楚凡便叫上刘仲文往船埠刺探去往登州的顺风船。

不过每天在街上逛,楚凡总感受有双眼睛似有若无的盯着本身,这一点就连偶尔过来的刘仲文都感遭到了,可好几次返身寻觅,却又甚么都找不到。

三天后,两千三百斤阿扁总算买齐了,不过楚凡带来的四千两银票也只剩五百两了。

为了让将来的民族豪杰更加坚固,楚凡冒死的给他灌输“以德报德,以直抱怨”的思惟。

“嗯,俺也感遭到了。”刘仲文手里拿着一小纸袋炸得焦黄的鹌鹑,咯吱咯吱嚼得努力儿,腰间挂着的雁翎刀跟着他的走动晃来晃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