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曾国藩 - 六 康福带来朝廷绝密

六 康福带来朝廷绝密[第1页/共14页]

"晚生从试场出来后,就径来老前辈府上。请老前辈帮我叫十个抄手,备十匹快马,把我的场中诗文立时誊抄十份,敏捷分送十位前辈大人,请他们帮手。"  "好主张,就如许办!"

"不要紧,随便谈谈。这几年,英夷在我东南海疆一带寻是生非。客岁,其东印度司令马他仑带领兵船在广州海口扬威耀武,老夫荷蒙皇上信赖,权中枢之职,内事好办,唯有对英夷之侵犯,深感难于措置。彻夜无别人,老夫想听听足下的定见。"穆彰阿此时并非已知曾国藩有措置军国大事的才气,只是早闻朝野对本身办理夷务啧有烦言,各省进京举子中有些是清流派的中坚力量,他想通过与曾国藩的说话,来摸索一下招考举子们,特别是考中的进士们对他行动的评价。曾国藩晓得穆彰阿对外的态度一贯柔嫩,这类态度遭到很多血气方刚的举子的痛责。在这些人面前,曾国藩偶然也拥戴一两句。不过他的对外态度,根基上和穆彰阿是分歧的。明天恰好劈面对这位恩师倾诉本身的定见:"中堂大人在上,如许大的国事,您能下问弟子掉队小子,使弟子受宠若惊。中堂大人既然如此信赖弟子,弟子就将内心话直说吧!"穆彰阿暗思:听这口气,此人莫非亦是那批激进少年?莫非看错人了?

"袁学士的确很胖。他要我奉告大人,他已外放姑苏知府,不久就要离京到差了。""漱六真恰好福分。上有天国,下有苏杭,如果放我去当几天姑苏知府,这平生也不枉过了。"曾国藩表情一开畅,说话也有风趣了。

"老前辈,殿试都完了,行卷另有甚么用呢?""通例行卷当然已晚,但如果你朝考中的诗文,能在阅卷官评定之前,达到一些权贵名流手中,通过他们来吹嘘,事情就好办了。但时候甚为仓促,只在一两天以内就要办好,此事亦颇毒手。"曾国藩顿时茅塞大开,镇静地说:"晚生有个别例,能够让多人很快就见到我的场中诗文,只是要仰仗老前辈大力互助。"  "有甚么好主张?你说吧!"

国藩不肖,备员东宫之末,世之所谓清秩。家承余荫,自王父母以下,并康强安顺。孟子称"父母俱存,兄弟无端",抑又过之。《洪范》曰:"凡厥百姓,有猷有为有守,不协于极,不罹于咎,女则锡之福。"若国藩者,有为无猷,而多罹于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者欤?因而名其所居曰"求缺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耆,皆使留其缺点。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成极,以礼节之,庶以制吾性焉,防吾淫焉。若夫令问广誉,尤造物所靳予者,实至而归之。所取已贪矣,况以无实者攘之平?行非贤人而有完名者,殆不能无所矜饰于其间也。吾亦将守吾缺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