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曾国藩 - 六 给儿子留下遗嘱

六 给儿子留下遗嘱[第1页/共3页]

正说话间,一辆三匹马拉着的大马车停在门前大坪中,纪泽忙拉着纪鸿走畴昔,跪在马车前。车里走出李鸿章的幼弟李昭庆。他刚一下车,荆七便挥挥手,早已筹办好的一群听差都走了畴昔,七手八脚地从马车上卸下二十四根长八尺、径长一尺二寸的大圆木来,每根圆木的腰间繋一根红布条。这时鞭炮轰响,鼓乐齐鸣,纪泽兄弟对着圆木叩首不止。荆七一声呼喊,四十八个听差,抬起二十四根圆木,鱼贯踏下台阶,走进衙门。纪泽、纪鸿低着头走在最后。

余本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本国脾气凶悍,津民风俗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成仇发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几次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効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大其初心。恐相逢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

本来,这二十四根圆木,是两副棺材的用料。客岁,曾国藩分开江宁前夕,李鸿章赶来送行,问恩师在江南另有何未了私事。曾国藩悄悄对他说,已在江西建昌定下了两副棺木料,便利时,请他带到保定来。李鸿章服膺在心,赴西北前夕,他将此事交给昭庆,要弟弟亲到建昌去督办。他要把这两副棺木作为本身的礼品送给恩师,尽一点做弟子的孝心。

保定城总督衙门口,今上午俄然变得热烈起来。至公子曾纪泽正在忙繁忙碌地筹措着,一根丈把高的竹竿吊颈挂着一挂长长的鞭炮,鞭炮上面站着一排吹鼓手。过一会儿,二公子曾纪鸿也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队府里的听差。四周的百姓感到奇特:看这架式,总督衙门明天像是有丧事,但又不见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如果办丧事哩,又不见戴白系麻的,门前也没有招魂幡。只见故乡人荆七畴前面通衢上小跑过来,对纪泽说:"至公子,马车就要到了!"说完后,又走到吹鼓手队跟前,叮咛作好筹办。

余平生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将欲造福,先去忮心;将欲立品,先去求心。忮不去,满怀皆是波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未能打扫净尽。尔等欲心肠洁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而至;其衰也,则反是。余平生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尔辈今后居家,要痛改衙门豪侈之习,力崇节约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