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曾国藩 - 八 左宗棠荐贤

八 左宗棠荐贤[第1页/共2页]

"中丞看,正在湘乡客籍守制的曾涤生侍郎如何?""涤生侍郎的甚么人亡故了?""他的母亲在六月间就已归天。他由江西主考任上折转回籍奔丧,回家已有两个来月了。""这段日子给长毛冲得六神无主,也不晓得涤生兄回籍来了,真正对不住。如果由他来主理,那当然是太好不过的事。"略停一下,张亮基说,"不过,传闻曾涤生为人夙来拘束,最讲名教,他正在服丧期间,能出山办事吗?""这点我也虑及了。墨绖从戎,古有明训。涤生重名教,但更重功名奇迹。只要大人作书恳请,一面上报朝廷,请皇高低诏,我看他会出山的。""好,我这就修书,请你拟个折子。"

《清史稿·罗泽南传》:"罗泽南,字仲岳,湖南湘村夫。诸生,讲学乡里,从游甚众。咸丰元年,举孝廉刚正。二年,粤匪犯长沙,泽南在籍倡办团练。"又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关于罗泽南有如许的论述:家酷贫,夜里读书无油注灯,则就着月光读。十九岁丧母,次年祖父及兄嫂接踵死去。二十九岁时,宗子、次子、三子接连短命,妻以哭儿丧明,而"泽南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咸丰二年,洪秀全围长沙,县令诏泽南练乡勇,巡抚张亮基檄赴长沙,而同亲曾国藩以侍郎在籍,奉诏督治团练,亦在长沙,因与泽南讲究束伍技击之法,晨夕练习。湘勇自此始"。

罗泽南是个着名的理学家,但他并不空谈性理,而重视经世致用,他的弟子中能人很多。从客岁以来,他在湘乡主理团练,调集了一千多人。因为练勇有功,已被保举候补训导。不过,罗泽南固然办团练有经历,但毕竟位卑人微,长沙不是湘乡,他难以在此站住脚。本身出面吗?也觉资望尚浅,恐别人不平。这个大任,由谁来担当呢?他想起江忠源,但长沙城防离不开他。郭嵩焘呢?他是个典范的墨客,不堪烦剧。欧阳兆熊呢?此人太不讲法规,不能充当魁首人物。想来想去,无一人合适。左宗棠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俄然把脑门一拍,大喜道:"我如何一时忘了此人!"他仓猝走到签押房,以少有的镇静情感对张亮基说:"中丞,这主理省团练的人有了。"  "谁?"张亮基欢畅地问。

左宗棠却不像张亮基那样喜形于色,他在沉思。这些年来,左宗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朝廷的腐朽、宦海的肮脏、绿营的窳败,看得非常清楚。他晓得洪杨起事,是因为走投无路而被逼上梁山,其战役力非同小可,何况又获得百姓的拥戴。长沙城的守住,并非是因为官军的力量,而是因为洪杨志不在此。天下今后将要大乱,不成悲观过早。河西之役失利后,他就想到此后与洪杨作战,不能希冀绿营。看来只能仿照畴昔与白莲教兵戈的模样,构造团练,从团练中练出一支劲旅来。现在,长毛已退,必须从速筹办这事。各县都要像湘乡、新宁、湘潭等地那样建团练,省里由一人统领。谁来筹办此事呢?他起首想到罗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