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曾国藩 - 八 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

八 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第1页/共4页]

捻军权势仍很强大,一日不平息,太后、皇上就一日不会安宁。自从僧格林沁身后,绿营、旗兵再没有一支军队能够独任此事,平捻,非湘淮军莫属。淮军五万精兵,天下无出其右,湘军陆师力量虽弱些,而二万长江海军却仍然是一支强大的力量。统统这些军事力量,实在就是他和李鸿章的私家武装。是以,朝廷目前要完整抛开他是不成能的。就是起用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湘军水陆两支人马也不会服服帖帖听李鸿章的话,还得他点头才是。这便是曾国藩对本身力量的信心肠点。即便退一万步讲,朝廷绝情绝义,不顾结果将他开缺,他也不再沉沦,当即挈眷回荷叶塘。他乃至悔怨,早知有本日,不如当初打下金陵就与老九一起去官回家为好。

曾国藩请以散员仍在虎帐自效之处,具征发奋图功,不避艰险之意。惟两江总督任务极重,湘淮军饷,尤须曾国藩筹办布施,与前敌督军同为朝廷倚赖。该督忠勤素着,且系朝廷特简,正不必以避劳就逸为嫌,致多顾虑。

曾国藩用的仍然是老子以退为进的体例。他借病重难速痊为由,上疏太后、皇上,请开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之缺,并请另简钦差大臣接办军务,本身以散员留营效力,不主调剂。又附片奏河防失利,剿捻无效,请将一等毅勇侯册封刊出,以明自贬之义。

古今无两庆封侯,北进惜乎无善谋。

为表示本身的决计,曾国藩将朝廷颁布的两江总督和一等毅勇侯两颗铜印封起来,另刻木质关防一颗:"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侯行营关防"。并将此事附片上奏。

曾国藩走出轿步入亭中,昂首细看,粉壁上写的是十首七绝,总题叫"复兴将帅咏",每首咏的是一个带兵将领。他一首首看着,前八首像是咏的赛尚阿、乌兰泰、吴文镕、江忠源、何桂清、胡林翼、胜保、僧格林沁,看到第九首时,他的心跳了起来,那诗写道:

年余以来,曾国藩所派将领驰驱东、豫、楚、皖等省,不遗余力,歼贼亦颇很多,虽未能遽蒇全功,亦非贻误军情者可比。御史穆辑香阿等人之疏着无庸议。曾国藩着回两江总督本位。湖广总督、暂署两江总督李鸿章着授为钦差大臣,专办剿捻事件。朝廷赏功之典具有衡量,该大臣援前人自贬之义,请暂刊出侯爵,着无庸议。

曾国藩当体仰朝廷之意,为国分忧,岂可稍涉嫌虑,刚强己见!着即懔遵前旨,克期回任,俾李鸿章专意剿贼,迅奏肤功。

奏疏拟好后,赵烈文、汪士铎、薛福成等人都劝他不必如此。担忧朝廷会像咸丰八年那样顺水推舟,全数接管。曾国藩执意拜发。他并非意气办事,他有本身的深深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