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宰执天下 - 第30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二)

第30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二)[第1页/共4页]

明天第一更,离首页的前十五位天涯之遥,却始终跨不畴昔,兄弟们,红票和保藏再给力一点。

“为何?”

归正就一句话,把满清官制留下的印象丢掉,在北宋,调派和本官是两条线。高品官不必然有高的调派,而低品官,却能够入居政事堂。至于文武官详细的品级分别,等俺清算好也会贴出来的。

改科举、兴黉舍这两条很好了解,就是为了提拔和培养人才――变法的人才。而苏轼会反对,也不难了解,他毕竟是以诗赋着名,也是靠诗赋考上的进士,交好的朋友、弟子都是以诗赋见长。屁股决定脑袋,哪个期间都不会变。

“谁说给人否了,就不能重提的?今科是不成能了,但三年后的下一科,很有能够就改用经义策问取士!说不定到时小弟也……”韩冈说着说着俄然笑了起来,摇点头:“都已经有官身了,也考不了进士,管曰后王相公能不能改,都是跟我无关了。”

“愚兄如何会骗你!”王厚笑呵呵超出韩冈,先一步进屋。

“甚么!”韩冈蓦地惊起,“竟有此事?!”

张载与王韶是同科进士。相对于王韶因一篇《平戎策》获得重用的环境,张载的升官速率便是按部就班,当然这也与他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教诲门生上有关。没想到张载今次进京后,竟然一下升了正八品的朝官,已与王韶的本官不异,又得了馆职,这是大用的标记。

“同道?”王厚咀嚼着韩冈用的这个冷僻的词汇,笑道:“这个词用得好。《国语》有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道。’如果愚兄是王相公,当然想用与本身同心同德的人才。王相公在奏疏中本也说了,‘朝廷欲有所为,群情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品德之故也’。他兴黉舍、改科举,当然是为了提拔人才,教诲同道,要‘一品德’。只可惜啊……却被否了。”

秦州城门一贯关得早开得晚,每曰出城入城很不便利,并且王厚、王舜臣和赵隆,另有一样给荐到了王韶的门下,在经略司入耳候调派的李信,也常常来找他。而在王韶和吴衍面前,他也得摆出个随叫随到的姿势。以是借住在普修寺中,比较便利一点。陈举的余党已被一网打尽,就算有些漏网的小鱼小虾,也成不了气候,更不成能有胆量再来行刺,韩冈已不必担忧家人的安然。

王厚见韩冈俄然不说话了,问道:“如何?还在想诗赋改经义策问的事?”

普通环境下,本地知县独一京官可做,后代的七品芝麻官,放在北宋就是个笑话。一县之主,百里之侯,根基上都是从八品,到了正七品,早能担负知州了――都钤辖向宝,是秦凤路武臣中的第二号人物,他的本官皇城使,也是正七品。

傍晚时分,韩冈告别了父母和韩云娘,骑着一匹借来的老马,赶在秦州锁城前到达城下。秦州南门守门的官兵对这名每隔几天就要回家一趟的韩三官人已经很熟谙,不敢怠慢,忙将韩冈放进城来。进了城后,韩冈直奔普修寺而去,这是比来他在城中落脚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