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杂家宗师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结局(四)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结局(四)[第2页/共3页]

从泰光二年初《乾坤大典》编撰馆立项,到现在完成定稿,足足用了十六年的时候。

十六年,《乾坤大典》终成。

并侧重表示,三年后这本新书,极能够是本身的封笔小说。

当初才三十岁出头朴重丁壮的马晋,现在已成了两个孙儿的祖父,另有两年就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鬓角两侧早已长出几丝白发,面庞眼角也垂垂生起皱纹…………

年纪轻、背景深、才气强、又深受太子爷信赖,明眼人都能瞧出来马大少爷今后绝非池中之物,以是,马乐固然年事不大,但在军中声望不低,东宫近半侍卫对他为首是瞻。

当然,马乐能担负这个位置,也不是端赖颜长歌的搀扶,他本人的才气也非常不俗。

………

首功马晋被册封为文诚侯,擢升都察院左督御史,候补进阁,而在其下的冷青书、柳莫天等修书骨干也各有厚赏,起码的都连升两级。

颜易将马晋叫到宫里,君臣二人摒去摆布,举杯痛饮,酒至酣时,颜易乃至忍不住伏案大哭,拉着马晋感谢他能在本身死之前,了结了本身的一番苦衷。

颜易态度如此果断,世人便也明白了他的意义,《水浒》这事是做不了甚么文章了,因而,在马晋构造的反攻之下,除却个别固执分子,其他大多数人,要不喜提狱房,要不偃旗息鼓,缩起脖子做人。

任凭他们拿出各种例子证明马晋“胆小妄为”,颜易一概十足冷措置。

不过,因为毕竟间隔马晋口中的“封笔”另有三年,此事究竟还未可知,在马晋的沉默不该下,这场风波很快就消了下去。

其命百官暂议此事,而后回宫思虑了几天,又调集部下亲信马晋、张划一人商讨了一番,方才下了决计。

泰光十二年底,《水浒》在风风雨雨,一片争辩中完整结束,马晋还是颁公布告,三年后再开新书。

同年八月,马晋宣布《乾坤大典》正式进入扫尾阶段,估计最晚在泰光十七年底,全数脱稿。

但只要一看到那群杀官兵聚义的梁山豪杰,绝大部分人第一印象都是――这是一本反书。

《水浒传》这本书,不管后代有多少人从各个角度阐发这本书背后的隐意,以及甄字着句的解释,这本书核心机惟是合适“官方”标准的,为其正名。

八月,在同内阁五位阁老、朝中二品以上重臣,并一众宗亲勋贵开了三场议事会后,于中秋佳节,颜易正式下旨,封宗子康王颜长歌为太子,位居东宫,是为大乾储君。

一石惊起千层浪,正值顶峰的马晋俄然宣布三年后创作完新书,封笔不著,实在让很多书迷不解,继而在全部小说界以及读者群中掀起不小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