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玉玺记 - 346|番外六

346|番外六[第1页/共9页]

新伊城则是满城欢天喜地,各路族长、各州府官员,都派了家中最靠近后辈奉年礼晋上,那拜年的话写的甭提多谦恭和顺了。李玉华这个很有虚荣心的家伙,大要儿上装的崇高淡定,早晨没事儿就在灯下看这些官员拍她马屁的折子,越看越乐,老话当真不错,公然是夫荣妻权贵。要不说得伉俪同心哪,三哥现在是天子,她就是皇后,家里权贵了,凑趣的人能未几么。

像三殿下穆安之,天生就带着勋贵一脉的血缘,与陆国公那豪门出身的外戚水火不容,更是早与裴相为首的穷酸清流翻脸……要说勋贵对穆安之无好感,毫不成能。

如果穆宣帝年青二十年,另有能够。

穆安之原是想着玉华mm回帝都大办封后礼,现在这朝中上蹿下跳的,穆安之先让老友裴如玉写一封辞藻富丽把李玉华夸得天上有人间无的封后圣旨,让外务司筹办来岁封后大典。

穆安之把勋贵们安抚的服服帖帖,的确是提早过年啊,然后,就夺了蓝侯府的爵位。自从穆安之率兵进了帝都城,蓝侯府就苟的恨不能穆安之忘了他家,穆安之明显没忘。当年陆公府失势,蓝侯以爱女许之,现在陆家倒灶,那也得一起吃挂落。

穆宣帝最后警悟陆国公可疑,方想起用勋贵,已经太迟了。勋贵也不是狗啊,随你召之则来,挥之则去。

以是,东宫谋权,只要东宫谨慎的未对勋贵脱手,勋贵们是不会理皇家之争的。他们的眼睛,一向在盯着西北。穆安之一动,只要他稍有作为,不出昏招,他天生就与勋贵有一样的态度,勋贵即便明着不能支撑三殿下去帝都,公开里也乐见其成。

新伊离帝都城太远, 两地动静不通,李玉华只晓得柳家案重审, 当然, 柳家昭雪是必然的, 不然也不能发掘出杜长史的身份来。

蓝太皇太后见着这信也很欢畅,皇孙身子结实就是丧事,李玉华也很会写信,还特地说孙嬷嬷顾问孩子上心。穆安之想到孙嬷嬷也不由心软,感慨说,“孙嬷嬷也是奉侍我们父子两代人。”

不然,西南水深炽热,帝都大操大办,也让百官寒心。

以是,帝都这个年过的,当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穆安之样的措置可谓道理兼备,也很实诚,王府东西都给囡囡,对这个侄女不算不照顾了。蓝太皇太后也想不出更好的体例,何况,穆安之的确是宠遇二皇子妃母女。蓝太皇太后一叹,“那就如许吧。这事等年后再办,让礼部给囡囡拟个吉利的封号,这孩子,生来命不济,赶上这么个爹。不过,有你这刻薄三叔,也不算无福。”

帝都勋贵底子没人提这事,永安侯倒是觉着,他掌九门怕是不大安妥,想跟穆安之请辞。穆安之一贯心大,从不是穆宣帝那疑神疑鬼的脾气,晓得永安侯担忧他与穆宣帝父子不睦,永安侯掌九门还是穆宣帝当年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