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游龙戏唐 - 第465章 历史的小拐点(三)

第465章 历史的小拐点(三)[第1页/共4页]

“哦,此话怎讲?”

“甚么?尔这厮扯谈个甚,嗯?”

“陛下息怒,微臣不敢无礼不法,实是萧大人所作所为已令朝中怨声载道,政务梗阻严峻,长此以往,结果恐不堪假想矣,微臣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明知事有危殆,又岂敢不奏哉。”

“嗯……,那就宣好了。”

许敬宗实在本心就不肯在此际来见太宗的,何如因着李恪的号令,他倒是不能不来,本来还想着能能造膝密陈上一番,可惜太宗底子没给他留下甚腾挪转圜的余地,面对着太宗如此不耐的口气,许敬宗也就只能是硬着头皮隧道出了前来请见之大旨。

固然房玄龄没说有甚不当之处,可一想到数月前老萧同道的造膝密陈,太宗立马便改了主张,不再提重用长孙无忌之事,可又不肯将尚书省通盘交给陈子明去打理,提出的来由么,较着有些怪诞好笑——陈子明在朝已是十数年,任宰辅也稀有年之久了,在朝中之声望已是极高,加上办事夙来公道,朝野间少有不平者,便是太宗本身都挑不出陈子明为官有甚瑕疵,也就只能拿春秋来讲事了的。

见得太宗气色不好,赵如海又哪敢再多言啰唣,紧着应了一声,急仓促地便退出了寝宫,未几会,便见一身整齐朝服的许敬宗已是疾步从寝宫门口的屏风处转了出来。

“诺!”

一听是这么个来由,太宗虽不耐还是,也自不好再说不见了,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以后,终究还是准了许敬宗的求见。

太宗对崔仁师以及崔敦礼的才气也都是清楚的,自不会有甚贰言,但见其嘉许地点了点头,便准了房玄龄之所奏。

房玄龄不愧是多年的老相了,对朝中诸般人等的才气大多了然于心,随口一说,便已轻松地处理了太宗的困难。

一听许敬宗要弹劾萧瑀,太宗的眉头当即便是一皱,也不等许敬宗将话说完,便已是恼火万分地厉声呵叱了一嗓子。

一说到政务之事,房玄龄的精气神立马便大好了起来,神采也自有了光彩,笑谈间,一代名相之风采仿佛。

“这个时文,搞得甚花样来着!”

“嗯……,也是,只是子明到底过分年青了些,朕有些放心不下,玄龄看调何人去尚书省为好?”

“诺!”

太宗一把拽过那三份折子,顺手翻了翻,心下里已是有了数,无他,概因那三份折子写的都是同一件事——礼部奏请在辽东新设之二十州建官学,事情虽不大,可触及的面却相称之广,三份折子一份比一份详确,可纵使如此,还是被老萧同道打了回票,每一份折子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红叉,看起来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得很,可细看了去,实在有很多处都属于本该边实施边作出调剂的事儿,本来就难以写得过分详细,很明显,老萧同道的不对劲确是有些吹毛求疵了的,起码在太宗看来是如此,但是太宗却并未急着表态,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吭哧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