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游龙戏唐 - 第164章 实地考察(一)

第164章 实地考察(一)[第1页/共4页]

陈子明要调的人说多未几,说少也当真不算少,固然中级官员就两人罢了,可下头那帮初级官吏倒是多达十数人,都往工部里放明显不实际,无他,体例所限耳,为此,吏部那头也颇是难堪,岑文本亲身出面跟陈子明好生协商了一番,终究同意将李恒调入工部司任郎中,而杨辰在在虞部司任员外郎,至于其他十数名初级官吏么,一半调入了工部,在各司挂主事衔,至于另一半则是分流到了户部各司,而后以户部协同共同的名义参与到盐铁改革事件中去。

“大人有令,下官等自当顺从。”

对于两位刺史的质疑,陈子明并未急着给出个解释,而是笑呵呵地将话题丢给了沉默不语地端坐在一旁的银州刺史赵万诚。

“得见诸位大人能如此实心办事,本官也就放心了,至于说到三州的岩盐么,本官心中稀有,不急,明日一早还请诸位大人随本官一道前去黄莽山,实地勘过便知根底。”

“陈大人,听闻您要来我夏州大兴盐场,下官欢乐鼓励不已,只是,唔,只是下官着人在州境内四下勘察,却并未见有大量岩盐之地点,不知您……,呵呵,请恕下官孟浪了,会否是流言有误哉?”

“嗯。”

魏王李泰的能量当真不是普通的大,宴请了陈子明以后的第三天,便将他魏王府的属官调了四小我到工部任职,除了水部司未曾派人外,虞部、屯田部各一人,另两人则全都集合在工部司中,当然了,职位并不甚高,除了一名出任工部司员外郎以外,余者皆是主事之职,可车马倒是摆了然的,就是要跟陈子明合作着整蛊盐铁改革之事,对此,陈子明并未有甚贰言,不过么,也没急着让李泰的人行动起来,而是向吏部提出了调人的申请,筹办将茂州别驾李恒以及州主薄杨辰等一拨官吏调来京师,来由便是这拨官吏熟谙盐、铁事件,可勘大用。

“陈大人,您请看,此处便是下官数日前着人挖出的坑。”

不消说,这么浩浩大荡的一大拨人天然便是以陈子明领衔的三州诸多官吏,至于银州刺史赵万诚么,则是亲身充当了领导,将陈子明引到了山腰的一处大坑前,指导着狼籍的坑底,很有些无法地禀报了一句道。

真正在处所志上有明白记录岩盐出处的就是银州,早在匈奴人赫连勃勃建大夏国时,便有山民在儒林县苍茫山上挖出过岩盐,时人尚不知其毒性,分而食之,导致中毒者众,赫连勃勃曾是以命令严禁开挖岩盐,违令者杀无赦,自而后,银州的岩盐便未曾再有过相干之记录,据此,赵万诚也确切着人上了苍茫山勘察,却一无所获,这会儿说将起来,也自不免有些思疑处所志之记录是否出了偏差。

夏、银、绥三州都位于半干旱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所分歧的是银州倒是个例外之地,辖区境内丛林富强,草原宽广,无定河穿州而过,更有多处支流干流星罗棋布,向来有着陕北江南之佳誉,唯独儒林县外西北三十里处的黄莽山区是个例外——范围足足百余里的黄莽山虽谈不上寸草不生,可植被稀少非常倒是不争之究竟,除了少量耐盐碱的低矮灌木外,底子就没有乔木的存在,这与周边郁郁苍苍之环境可谓是格格不入,也恰是因为此,黄莽山几近就是个被人忘记的地点,别说人了,便是植物都没多少,当真是萧瑟得够呛,但是本日倒是有些古怪了,一大早地,便有足足一溜的马车浩浩大荡地从儒林县西门而出,径直来到了黄莽山下,更稀有百手持锄头、铲子等家什的民壮随行,那架式之大,可谓是壮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