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枕山河 - 92.九重阙

92.九重阙[第1页/共4页]

这一带曾是罗幕人大肆侵掠之所,不知多少无辜的边民受戮,直到靖安侯领军血战,杀得蛮人完整崩溃,才得了多年的承平。

自从靖安侯大败蛮族以后,中原久未逢战事,前两年还调减了部分驻军,能领兵交战的将领数都数得出来,不过是靖安侯、英宣伯、武卫伯、忠勇伯、明毅伯、威宁侯勉强算半个,不过逢了不测,至今还瘫在床上。

六王对错过骏马格外可惜,柯太傅却暗道要糟,靖安侯被指逆谋,翟双衡又与左楚二人交好,就脱不了一党之嫌,哪还能再领兵。

吴王见陈王用心贬损,脾气一燥顶了一句,“幼年风骚算得了甚么,疆场上拼的是刀箭,可不是比谁更能捞钱。”

陈王力挺忠勇伯,天然是收了好处,不过他毕竟是亲王,除了与圣上一母同胞的吴王以外,谁敢冒大不韪挑明。

太师王宦道,“翟双衡资格尚浅,臣觉得忠勇伯之子冯保更加合适,其父虽有不对,不涉其子,可堪一用。”

还是柯太傅道,“圣上可有改换主帅之意?”

殿内温馨下来,陈王漫不经心的搓着鼻烟壶道,“英宣伯七十多了,哪还动得了;忠勇伯固然贪了点银子,不算大事,倒是能够一用。”

九重深宫的天子被军报激得大怒,与重臣急议,气道,“华将军如何驻防的,对罗幕人的行动竟然毫无警悟,枉称明毅二字!”

人们骇然转头,火线不知何时多了一群马队,顿时的大汉斜裹羊皮,风送来游牧部落特有的羊膻味。

应德帝避而不答,“你们伉俪之间淡薄至此,何必还替他说话。”

当此之际竟然挑不出人来,天子不由生恼。

这件事让应德帝非常费解,恰是因疑点过量才没有惩办,仅是责令侯府高低不得出入,同时派特使赶往益州质询,现在听得沈国公一番话,天子又生怒意,强捺下来道,“够了!现在说的是何人统兵,靖安侯与武卫伯先放一边!如果谋反,朕毫不宽贷!”

蓦地一声松弦的铮响,一个毫无防备的兵士从顿时摔落,背心嵌着一枝长长的羽箭。

柯太傅接道,“臣觉得行军兵戈以气力为重,资格为次,冯保至今战绩平平,未闻超卓。”

此言一出,几个朝臣俱是意动,这对年青人是个绝好的出头之机,一旦得胜必得擢升,借使倒霉,任务大部分也由主帅担了。可选的很有几个,如靖安侯的嗣子左顷怀,翟刺史的儿子翟双衡,武卫伯之子时奕,忠勇伯的儿子冯保、英宣伯的侄儿楚寄等,均是军中后起之秀。

安华公主嫁予靖安侯,数年前莫名其妙的罹得了怪病,已好久未曾入宫。

城墙垂垂近了,凶悍的蛮族仍然穷追不舍。

送走公主,应德帝想了想,转去了后宫内淑妃的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