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枕山河 - 52.明月楼

52.明月楼[第1页/共3页]

沂水悠悠而去,人们爱两岸风景,爱摇摆的万千莲灯,谁会留意河底有多少沉舟。阮静妍轻转腕上玉镯,漠漠眺向河岸,视野俄然定住了。

满楼的天孙贵女纷繁拥来,有的熟谙,有的陌生,俱藏起了非常的目光,致上亲热体贴的问候。

却在此时,灯光俄然一跃,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得横移数尺,摆脱了旋流的束缚。

岸上的观者轰然镇静起来,看着莲焰再度敞亮,轻巧的随浪而行,被沂水载向远方。

半年前,窥测的视野仿佛消逝了,她才敢垂垂“好”起来。

河面上一盏孤灯荧荧而浮,飘了数十丈,俄然在水中打起了旋,光焰在动摇中越来越弱,随时能够被沂水吞覆,世人无不可惜。

莲灯以竹篦为骨,精美的绫纱为面,瓣尖绘着丝脉,望去与真花无异,又比真花更加安定。七夕燃灯传闻能带走灾厄,灯去得越远越是安然,郡主久病方愈,头一回露面,意义自是非同平常。人们眼看着莲灯粉光灼灼的燃亮,跟着才子纤手而落,顺着灯径冉冉滑入了黑沉沉的沂水。

楼窗现出的纤影茕茕而立,眉黛低垂,颊如冰雪,好像天上洁白孤远的明月,让人既想与之靠近,又禁不住自惭形秽。

幢幢暗影中有人失声惊叫,有人仇恨的谩骂,猖獗的围殴。

明月楼最好的配房别无人语,只见珍珠帘闭,云母屏低,金炉雅香静焚,一名才子静如幽昙,支颐望着夜色下乌黑的沂水。

独一稳定的只要祖母和兄长。

如此一来,百姓也多了一幕赏心之景,满城争簇于楼下瞻仰仕女淑媛,本年的七夕也不例外,明月楼内来宾满坐,热烈不凡,楼下的夜市灯火明灿,如群星相簇。

想起她鼻尖通红,盈盈染泪的委曲,苏旋的表情格外柔嫩,唇角不自发的轻扬。待阔别了河岸,他决计显出身形,在深黑的屋脊上奔纵,垂垂有幢幢暗影从街角路面追来,苏璇不快不慢的引带,在城中转了几圈,等终究在陋巷中立足,周边已围聚了数十个黑影,散出浓厚的凶煞之气,如同暗夜滋长的恶魇。

一名漂亮的青年排闼而入,举着一盏莲花灯亲热的相唤,“奴奴,时候到了。”

楼窗前的郡主已经不见,换了另一名世族令媛上前,河岸的百姓也开端燃灯,水面陆连续续亮起了千万点明光。

琅琊一地的世族大师均以受邀在明月楼度七夕为荣,云裳彩衣风拂带,明珠玉翠镂金冠,凭水倒映,恍若瑶池嘉会,即使其他酒楼效颦,又怎敌这都丽奢糜之景。最奇特的是明月楼还设置了一条雅趣的灯径,专供王谢贵女从楼窗前盛放花灯。灯径两侧饰以轻纱与宫花,了望如云罗相映,时谓为美人如花隔云端,格外香雅。

苏璇眸光转冷,一线霜雪般的白芒在月华下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