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一世富贵 - 第222章 军国两张皮(上)

第222章 军国两张皮(上)[第1页/共3页]

赵祯叹了口气:“你少年登第,现在做到计相,年未满三十,天下侧目。措告别事格外谨慎谨慎是应有之意,我能明白。但真要提及来,自天圣五年进士落第起,到现在也近十年了,十年之间,做到权三司使实在也不是了不起的事。本朝十年由通判到参政宰相的也不乏其人,你只是年纪太轻罢了。本日在天章阁,没有外人,你有甚么不想说的话,固然说出来吧。不过是我听在耳里,能不能做,内心天然有主张。”

此时天垂垂黑了下来,华灯初上。自朝晨吃过早餐上朝,到现在粒米未进,徐平是真地感到饿了。赵祯却意犹未尽,让小黄门点起灯烛,就是不让徐平出宫。

在赵祯内心,这是理所该当,五代的端方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天子天然就要把握天下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天下承平。

“不是已经定了按总数预算,凡增加多少,都有明白数量吗?只要总数管住了,至于这钱如何花,由三衙去定就好。其他衙门插手,诸将必定不满,朕也就难做了。”

宋朝担当五代军阀政权而来,徐平所说的天然是究竟,也是这个期间统统官员百姓都心知肚明,言语之间并不避讳的事情。固然宋朝的政策是“崇文抑武”,先人常常把这个朝代称为武功,但实际上,当时人的眼里却不是如此,国度第一件大事就是军。至于其他呼应的政治、经济轨制,很多都是为了养军而呈现的。

很多将领大字不识,连本身部属有多少人要发多少粮都不晓得,让他们管政事,那不是开打趣吗?武夫当国,管理国度靠的是部属幕僚,不然现在州郡的那些属官为甚么称为幕职和各种参军?让武将管国事,唯一的体例就是规复藩镇轨制,那是不成能的。

让徐平坐下,赵祯道:“银行的事情你跟我说清楚了,其他新政固然去做,只要跟中书筹议安妥,我这里不会禁止。提及来从你在邕州建蔗糖务,到客岁在京西路搞棉布,给朝廷增收了赋税无数。可国用仍然是年年趋紧,不见减缓,但愿这一次有个底子窜改。”

徐平沉默不语。如何减缓?赚的多架不住花的更多,并且莫名其妙就花出去了,都不晓得干了甚么事情。只能但愿从下年景立预算决算轨制以后,能够管住花消的口儿吧。

赵祯又道:“开端你讲甚么要做预算,把养军之费也管起来。不是我不支撑你做事,只是此事极不易做,你明不明白?养军之费,必须从长计议,一个不好惹起兵乱,不是小事!”

现在的宋朝,国度因兵而立,而又崇尚武功,实际军国并提,是两张合不在一起的皮。

赵祯皱了皱眉头:“依你的意义,莫非还想让禁军参与国事?”

徐平点头:“臣没有阿谁意义,再者说了,就是朝廷同意,禁军将领又管得了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