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一世富贵 - 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

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页/共4页]

“臣在三司,便为陛下做这三件事。三件事做了,或许也就晓得朝政该如何改了,当时再作实际。”(未完待续。)

赵祯一边说着,一边表示徐平重新过来坐下。

“另有公吏,把三司和州县吏员管的事情分门条类,哪些当管,哪些不当管,不能再让他们一些人成为官员的奴婢,浪费公帑。如此也便清楚了需求的公吏员额,只要包管公吏各有职司,根据事情多少,该弥补人手便弥补,该淘汰便淘汰,有的放矢。既然说冗吏,他们做多少事情明显白白才晓得冗在那里。”

赵祯转过身来,叹了口气:“你那些改的,都只是一时一事,不触及底子。你看看欧阳修写的《原弊》,引经据典,一句句说到根子上去了。现在积弊已深,头痛医痛,脚痛医脚,如许是不可的,要从根子上改弦更张!”

“前些年谈茶法,为甚么改成沿边入中?所上来由,不过是纲运破钞大,不如从商贾手里采买便宜。又是官船造起来比私船贵,又是有鼠啮虫咬,又是小吏舞弊向茶盐内里搀泥沙,又是有淹没之患。我就想不明白,这些弊端商贾也一样有,为甚么到他们手里就没有事,纲运就忍耐不了呢?不过是经手官员有力除弊,干脆向商贾一推了之,比及商贾不通再涨代价,最后还是要朝廷多破钞吗!多花这些钱,用纲运转不可?有哪一个经手官员算过这一笔账?无他,对本身没有好处罢了。入中采买,统统弊端都能够见怪在商贾身上,朝廷究查不到本身的任务。至于对朝廷是利是弊,又有谁至心去管?实施入中采买这些年来,茶法一变再变,稳定就没法支撑。成果东南茶利全数都归了入中贩子,朝廷分文不得,公吏军兵俸禄还得别的拨付。到了最后,也不过是数年没有一石粮入陕西路,全都是从本路百姓身上搜刮而来。虚言国事,不过就是这类结果!”

听了这长篇大论,赵祯好一会没有说话,皱着眉头,终究叹了一口气:“朕就是想晓得国事到底该如何改?如许因循不是体例!”

赵祯摆手打断徐平的话:“事理都摆在那边,‘诱民之弊’岂会没有?当然是确确实在存在的!这一点无可置疑!”

“臣在三司,便说三司的事,其他衙门的事臣没有经手,不敢妄言。现在编修条例所做的事,修新条例,便是要搞清楚现在天下赋税,到底收多少,出多少,到底花在了甚么处所。收和出之间差多少,在那里浪费了。用一两年的时候,把数额搞清楚,把积存的账籍全数勾校,用新的条例包管此后不再积存,今后不能再是一笔胡涂账。账目清楚了,经手官吏便不能再高低其手。此其一。”

见赵祯的神采和缓一些,徐平又道:“官吏并不怕多,只要他们忠于职守,大家都有事情做,那是越多越好。也不怕花花财帛,只要花的钱都是有效处的,不是平白浪费,钱也是花得越多越好。实在说冗吏冗费并没有错,但关头是在一个‘冗’字上,没用处的才叫冗。但是讲冗吏冗费的人,话一说出口,下一句就转到了多上。冗跟多是不一样的,臣觉得每一小我都应当明白这一点,为甚么他们还用心混合呢?因为说冗就没有人能够辩驳他们,但要把冗说个清楚明白他们又做不到,便就玩了这么一个花头。如许的虚言在话对朝政有何好处?说冗吏冗费,便要裁人节用,但裁人以后事情该如何做却不闻不问,比及公事积存成山的时候便一推了之,为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