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仵作 - 第五十三章 大结局之二 秋后清算

第五十三章 大结局之二 秋后清算[第1页/共14页]

暮青没绷住,嘴角一扬,评道:“嗯,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前人诚不我欺。”

他在给同亲的信中称:“陈相从龙于微时,即使陈腐严苛,仍为圣上信重。韩尚书乃皇后谋士,通熟兵家诡道,曾帮手帝后于危难之时,亦为帝后信重。我能言善辩,激进勇敢,不为相台所喜,亦不融于夏官,圣上留用我,乃制衡之道也。现在,朝中文武半数出身豪门,科举兴学以来,豪门后辈浩繁,新贵个人日趋强大,有违天子制衡之道,三年五载以内,圣上必将起用士子,万勿坐等,当多荐士子,早做筹办,方可在风起时乘风而上。”

啪!

啥?

暮青从旁观赏,垂垂扬起了眉。

可谕旨一下,不免有人会疑她不救朝廷是用心叵测,有分裂大图,窃国之野心。她不怕背此臭名,却不想扳连阿欢与她同背此名,故而事儿要办得果断,字面上还不能让人挑出错来。她不善文辞,只能交给他了。

看罢以后回身,这才想起屋里另有小我。

鄂族一兵不出,是给大图朝廷的惩戒,而谕旨首尾言及祖神和神女,则是给大图朝廷的警告,警告新帝与百官莫要忘了她转世神女的身份,更莫要忘了她在鄂族的职位,这道谕旨就是洛都朝廷决策失误的结果。

小二进屋时神情怯怯的,步惜欢和暮青当没瞧见,两人坐在桌前用完早点便回屋安息了,直到入夜后二人才相携出屋,入了灯火如龙的贩子。

此计用心深沉,一旦帝后不归,宰相必担祸国之名,兵部亦难辞其咎。依大兴律,国中无君,虽无人可罪相,但社稷存亡之际,谏台有权弹劾宰相,保举辅政。而倘若帝后返来,谏台亦不过是忧君忧国,恪失职责罢了。

四周的长随和镖师未动,只是男人瞧了她一眼,他唇边噙着笑意,眸底亦无恼意,可就这么漫不经心的一眼,愣是透着股子慑人的矜贵气度。若不是早知他是岭南一家商号的店主,还觉得是哪家士子呢!

“……本宫承祖神恩泽、皇兄信重,助理四州之政。三年鼎新,拔除酷法,提点刑狱,兴农治涝,拓互市路,鞠躬尽瘁,终使四州安宁,黎庶安居。岂料民气叵测,姬长公主图谋复辟,刺驾放火,负伤叛逃,索查无踪。本宫夙夜忧叹,欲发四州之兵救朝廷于危难,又恐正中敌计,兵防有失,四州沦陷,九州皆乱,陷大图于危急存亡之地。”

镇阳县的仵作验了尸,知县升堂问讯了赴宴的众学子,以不对致人死命之罪拘拿了店小二,人现已收监,檀卷已递至州府,复检也已完成,预备报呈刑部。

掌柜的被这贵气所慑,呐呐地应道:“是是!”

少女甚是难堪,却不断念,没话找话,“公子点的可都是我们镇阳县的名吃,特别这碗素汤团,别的地儿是上元节夜里吃汤团,我们这儿是正月十六早上吃,口味不甜也不腻,包的是冬笋和春菜,暗香爽口,家家户户吃了这碗素汤团,才算是除旧迎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