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仵作 - 第六十四章 扑朔迷离

第六十四章 扑朔迷离[第1页/共4页]

元相国老谋深算,这事儿还真像是他的手笔,连儿子都操纵,借子为军请银抚恤之机,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将国库的银子转到了元家,不但瞒过了百官,还在军中捞了个贤相之名。

“哪来的?”元修目光一凝,问道。

在朝中当官的都是人精,要百官信赖胡文孺有这胆量和本领,谁信?他背后之人但是元相国……

朝中下拨抚恤银两有八年了,当年元修在西北一战成名,杀了勒丹大王子突答,回到嘉兰关后向朝廷奏表,为边关阵亡将士请功,并请朝廷下发抚恤银两,当时元相国一口同意了,此事在朝中压根就没有起过争论,自那年起,朝廷年年下发抚恤银两,国库的银子有一半是拨给西北军的赋税抚恤。

恰是以,他没瞥见元修在接过账册时,看暮青的神采有些意味深长。

元修尚在拆信看信,他看得颇快,每看一封,昂首望胡文孺一眼,那眼神比西北的风刀还割人。三年的手札,足有二三十封,元修用了些时候才看完,他将账册接过来时,胡文孺已不敢看元修的神采。

百官内心格登一声,元相国目光顿沉,胡文孺一口气吸起,忘了出气。

胡文孺顿惊,奉县?!

账册和手札在暮青手中,离胡文孺有些远,他瞧不清账册和信封上的字,亦不知她拿的是哪家府上的账册和手札。案发后,他已传书江北各地,命他的弟子将与西北军抚恤银两有关的账册和手札全数烧掉,为防有人留暗手,他特地派了小厮前去江北各地,查察账册与手札,亲眼看着他们烧掉的,此事府中小厮早已返来复命,为何还会有账册和手札落入她手中?

账册和手札她毫不是在奉县回都城的途中获得的!

元修也有些迷惑,奉县知县被关进天牢后,她底子就没去见过他,为何会晓得这些藏在那边?

“你瞧瞧这帐本有多厚就晓得所记有多细了,朝中每年拨了多少抚恤银两,奉县给上封越州刺史和户曹贡献了多少,胡大人催要了多少,笔笔皆在!”暮青翻着账册,却不交给林孟,也不给百官传开,明显是防备着有人破坏证物,她只把这些证据交给了元修。

那帐本里所记果然如暮青所言,一笔一笔,皆是细账,越看元修的面色越沉,大堂里静得落针可闻,帐本一页页翻过,那泛黄的纸页如一把把锈迹斑斑的老刀,不知割着谁的心。

这笔抚恤银子分歧于其他银两,固然世人皆知,上面的人不成能一点儿不贪,但惧于元家之势和西北军之威,想必贪得会比那些赈灾银少些。是以,与此案无关的朝臣直到年前奉县案发才惊奇于朝中竟有人如此胆小,敢贪西北军的银子。但惊奇归惊奇,谁也没想到此案会跟元相国有关――当爹的一边给儿子拨银子,一边将银子转手再倒返来,且收回来的不但是下拨的银子,另有分外的贡献,这……这谁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