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 专题 日侵台湾50年

专题 日侵台湾50年[第1页/共3页]

日本全面侵华后,因为海内资本的限定,及国际社会的禁运政策,台湾成了日本的物质供应站。为此,殖民当局的“皇民化政策”变本加厉。从1936年开端到1940年,殖民当局在台湾建议了所谓的强化“百姓认识活动”,1941年后至败北,又建议了所谓的“皇民营私活动”。这两项强化殖民“活动”的重点落在对文明微风俗的日本化。这一期间,在精力统治方面,殖民当局逼迫台湾群众说日语、穿和服、住日式屋子、取日本姓名,放弃台湾官方的妈祖信奉,而改信日本的“国教”神玄门。

日本的残暴统治使得台湾的抗日活动转上天下,换之以各种情势为保护展开。在积储必然力量后,发作了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群众武装抗日事件中范围最大、捐躯人数最多的一次叛逆。

“大明慈悲国”建立不久,余清芳以“奋勇抢先,尽忠报国,规复台湾”为号令,颁发抗日文告,举旗抗日。这年8月,为了保存气力,余清芳带领部众转移到台南地区,翌月,因为殖民当局的弹压,加上叛徒出售,余清芳被日军抓获,随后在台南监狱处以绞刑。因为余清芳等人的起事地点在西来庵,此次叛逆被称为“西来庵事件”。叛逆失利后,殖民当局大肆捕杀叛逆义士,有近2000人被捕,被判正法刑者有866人。

在殖民统治初期,差人的权柄很大,除了保护治安的根基职责外,差人首要还是对群众的平常糊口加以监督乃至是干预,使百姓的言行合适日本殖民者的需求。差人的所作所为深受台湾百姓的悔恨,人们私底下以“狗”或“四脚仔”来暗讽他们,以泄心头之恨。

1915年,日本在台湾实施殖民统治已经20个年初。此时,有个叫余清芳的人在台南地区以宗教为保护,奥妙处置抗日活动已有多年。这年3月,余清芳在西来庵与同为抗日果断分子的台中人罗俊和楠梓人江定奥妙集会,建立“大明慈悲国”,并构成台湾抗日反动军,余清芳任大元帅。

1943年11月26日,中、美、英三国领袖在埃及都城开罗签订《开罗宣言》,宣言规定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须偿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在美、英、中三国签订的《波茨坦公告》中,对这一规定再次停止了确认。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前提投降后,百姓当局任命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兼戒备司令,全面主持台湾的领受事情。25日,百姓当局在台北停止受降典礼,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受降典礼结束后,陈仪公布演说说道:“从明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统统统统地盘群众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百姓当局主权之下。这类具有汗青意义的究竟,本人特陈述给中国全部同胞及天下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