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 侵占琉球国

侵占琉球国[第1页/共4页]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定鼎北京。琉球王国遣使来到中国要求册封。因为当时海内战乱尚未停歇,并且清朝以为琉球王国还未将明朝赐给琉球国王的印信上缴朝廷,以是琉球王国第一次向清朝要求册封没能胜利。

英国公使威妥玛一向在存眷日本的意向,当他得知日本军队登岸台湾后,当即向清朝当局陈述了这一事件。清当局一开端对日本入侵并没有高度正视,觉得只是日本犯警之徒的骚扰。不久,卖力交际事件的李鸿章在连续接到英、德、美等国的陈述后,才熟谙到此次事件的严峻性,随即上奏清廷,要求派员措置台湾之事。

琉球群岛,处于本日本与台湾之间,在《隋书》中被称为“流求”,《元史》中写作“瑠求”。12世纪初,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别离呈现了南山、中山、北山三国。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使臣杨载带着“即位建元诏”来到琉球群岛,奉告这里的国度本身即帝位的动静。

1654年,因为清朝的干预,日本权势退出了琉球王国,为感念恩德,1655年,琉球王国再次遣使来清朝朝贡。这回使者上缴了明朝的印信,但愿能获得正式的封号。因而,顺治天子向琉球王国公布了《敕琉球诏》,封琉球国王为尚质王,确认了琉球王国作为清朝属国的职位,规定了琉球王国的朝贡时候和所行职员的数量。到了康熙元年,康熙天子再次向琉球王国公布了《敕琉球诏》。在这份圣旨中,对琉球王国王位担当做了详细规定,只要被清朝敕封今后才气称王,没有敕封前,只能称作世子。

19世纪中前期,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快速生长之路,在经济、文明、军事等方面逐步赶上西方列强的脚步,同光阴本对外扩大的野心也垂垂闪现出来。

1871年11月27日,一艘载有66名前去中国停止贸易的琉球人的船只,在返国途中因遭受飓风,漂到了今台湾南部,船上一些人因同台湾本地的牡丹社民产生抵触而被杀,其他人则由清当局送回琉球。这一事件被清廷称为“牡丹社事件”。

1873年,日本遣使来到中国。达到北京后,使臣来到总理衙门,拜见了大臣毛昶熙和董恂。在与这两位大臣的扳谈中,日本使臣谈起了“牡丹社事件”,扣问清廷是如何措置犯事的台湾岛民的,毛、董二人淡淡言道:“杀人者皆属‘生藩’,系化外之民,朝廷不予究查。”这句话让日本使臣抓住了把柄,“化外”的意义就是清当局有力统领的处所,既然清当局有力统领,那么日本就要代表琉球王国为死去的琉球人向那些“化外之人”讨回公道。

1874年6月,清廷委任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督办台湾军务。沈葆桢到台后,主动加强战备,死守城池,在台日军固然接连攻破了十几个原住民部落,却很难向台湾的市镇推动。因为补给不及时,加下水土不平,很多日本兵士得了感抱病,灭亡者靠近全部侵犯军的三分之一。蒙受了庞大丧失,破钞了巨额军费却没有占得涓滴便宜的明治当局只得命西乡从道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