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夜宴2 - 24|9.14

24|9.14[第1页/共7页]

是谓袭明。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故满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贤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其次,侮之。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死而不亡者寿。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非其神不伤人,贤人亦不伤人。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实其腹,

飂兮若无止。

不知常,妄作凶。

我好静,而民自正﹔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知常曰「明」。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象无形﹔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故贤人云: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涣兮若冰之将释﹔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贤人常偶然,以百姓心为心。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乐与饵,过客止。

质真若渝﹔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