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扬锋汉起 - 第五百五十六章一发牵身

第五百五十六章一发牵身[第1页/共4页]

本年天旱又起了虫灾,棉花的收成不好,幸亏自家本年比客岁少种了二十亩。公婆、叔叔以及弟妇都来帮手,吴陈氏本想从村里请人,但是村里多数人家都种了棉,底子请不到人手,自家二十亩加上吴壮家的八十亩,一家人足足忙了半个多月才收完。

可他们未得官府答应暗里种棉,官府不会来收他们手中的棉,现在市道上棉花的代价已经跌到十钱一斤了,让种棉人愁眉不展,正处探听那里的棉价高些。

官府以每斤十五钱的代价收买了吴家三千六百斤棉,这让很多暗里种棉的人恋慕不已,吴雄是军中健儿,官府都卖情面,能将棉花卖出。

吴王氏在心中策画了一下,嫂子说得在理,忍不住又“呜呜”哭起来。

何氏先惊后喜,杨湫胆敢如此大包大揽,身后必定是杨安玄在撑腰,雍公的买卖还能不赢利吗。

看着吴陈氏风风火火地往外走,吴王氏忙开口喊道:“嫂子,奴家的棉也跟你一起卖吧。”

襄阳与平阳(今信阳市)相距六百余里,卢氏过年时才会随杨安深前去襄阳,一年才见到儿子一次。出嫁从夫,固然卢氏想前去襄阳照看儿子,但不能分开丈夫独往,本年蒲月查出又有了身孕,更加不敢轻动。

那些暗里种棉之人更是进退两难,卖则价低,纺线、织布仅靠自家人手不知要忙到何时,苦不堪言。

看着屋中堆积如山的棉花,吴王氏镇静得早晨睡不着觉。第二天打扮整齐,吴王氏让丈夫吴壮赶着牛车,拉了一车棉花去了城中集市,筹办先换些钱返来。

杨湫本不喜好何氏,但伸手不打笑面人,何况客岁入棉何氏出了把棉交给织布人直领受布的好主张,本年收棉还要倚仗她,也便回敬了她一杯酒,让她坐下说话。

吴王氏又省了省鼻涕,抽抽搭搭隧道:“棉价落了棉衣天然也要大贬价,棉布也许还能卖上五六千钱一匹,比起客岁也落了一半价。嫂子,要不我们把棉都织成布吧。”

军中购棉制衣,代价十五钱一斤,比起时价高出一些,自家堆积如山的棉花总得找个前程不是,能少亏点尽量少亏点。

后宅诸女饮宴欢声笑语,大堂之上太守杨安深亦在宴客,座中诸客倒是唉声感喟,愁眉不展。

此次诸人前来是为了棉花之事,开春时这些人得了杨安深承诺,想种多少棉就种多少,分派义阳的额度是四万亩,杨安深自家在官田种的数量都不但这些,这些世家把家中一半地步都用来种棉了,少说也有十五六万亩。

七月尾,身在云社城的杨安玄派人送给他一封密信,让杨安深松了一口气,方知三弟鄙人一盘大棋,难怪他对那些阳奉阴违种棉的行动不闻不问。

吴陈氏被她哭得心烦意乱,一顿脚定下主张,道:“越拖越死,不如趁早卖给官府,十五钱一斤起码还能有点小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