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扬锋汉起 - 第六百零五章暗渡陈仓

第六百零五章暗渡陈仓[第1页/共4页]

魏军源源不竭地登登陆,数千人集结成阵,已有但没有战马和攻城东西。

“以是要趁敌不备,策动突袭”,右边一名身着儒衫的老者道。

吴隆大吼道:“弟兄们,杀魏狗。”刀光一闪,人头飞起。

“咣咣咣”,铜锣声有如爆豆般响起,惊醒不远处的戍楼,紧接着铜锣声响成一片,突破拂晓前的沉寂。

茅津渡,始建于商朝,“地当晋豫通衢,商旅之辐凑,三晋运盐之孔道”,为“三晋屏藩”,兵家必争之地,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黄河三大渡。

长孙嵩达到安邑城后,增兵闻喜、大阳城,构成北闻喜、中安邑、南大阳,隔断东西的防地,看长孙嵩摆出的架式不像要打击蒲坂,反倒像事前猜到杨安远要打击似的,摆出防备的姿势。

有了这一万轻骑互助,杨安远信心满满,此次不但要击败魏军,还要篡夺安邑城,进而占据河东郡。

黎阳津对岸是白马津,天寒地冻,黄河尚未完整解冻,不能通行。戍守的雍军底子没想到夜晚魏军会铺设蒲草路,都在营寨内避寒。

公孙表自很多智,捊着髯毛慢条斯理隧道:“若等黄河结冰我军再行南下,诚如于将军所言,雍军在对岸防备森严,免不了一场苦战。”

这让驻兵猗氏城的杨安远有点摸不到脑筋,不敢轻举妄动,决定先等一等再说。

与数年前比拟,情势已然悄悄产生了窜改,杨安远身为司州刺史,坐镇蒲坂城,背倚北雍州,手握雄兵四万,另有陈渔的一万海军互助,早成心攻打安邑城,篡夺河东郡。

“齐恪勇不及鲁轨,智不如王慧龙”,叔孙建笑道:“未听闻其有甚么战绩,此等知名之辈怎能挡我雄师南下。”

收到杨安远的乞助信,孟龙符怦然心动,要不是身为刺史要坐镇长安,孟龙符都想率军亲身参战了。派麾下将领冯瑞率一万轻骑渡河,服从杨安远批示。

军中储有蒲草喂马,岸边亦不乏竹林(1),质料不缺,叔孙建笑道:“玄元此计甚妙,命将士们纺织竹筏、蒲筏,待夜间投入河中,搭成通道过河。”

老者名叫公孙表,是名儒生,曾任过西燕尚书郎,后降后燕,燕亡降魏,数次献策征讨胡人,得魏主拓跋嗣赞美,授其吴兵将军、广州刺史之职。

杨安远的疑虑没有错,长孙嵩大张旗鼓地进驻安邑城,恰是为了吸引雍军的重视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白马津渡口齐恪在此设有一千兵马戍守,营帐内的雍军已经在号角声中整队,在扬威将军吴隆的带领下朝河岸边杀来。

催马摇枪朝魏军冲去,于栗磾紧盯着冲在最前的吴隆,待吴隆挺枪朝本身刺来,蓦地伸手握住刺来的枪杆,旋身借势,一把将吴隆从顿时拽下。

杨安远给河南太守杨思平送信,让他出兵三千前去弘农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东北),弘农城亦是黄河南岸的城池,在陕县上游五十余里处,此处有渡口浢津,亦可今后处过河攻打大阳城,从南面合围安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