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荀子 - 第19章 正论

第19章 正论[第1页/共5页]

曰:“人之情,欲是已。”

今子宋子则不然,独诎容为己,虑一朝而改之,说必不可矣。譬之,是犹以砖涂塞江海也,以焦侥而戴太山也,蹎跌碎折,不待顷矣。二三子之长于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将恐得伤其体也。

是不然。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汤居亳,武王居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曷为楚越独不受制也!

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应之曰:但是亦以人之情为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

曰:“死而擅之。”

世俗之为说者曰:“泰初薄背,棺厚三寸,衣衾三领,葬田无妨田,故不掘也;乱今厚葬饰棺,故抇也。”

是不及知治道,而不察于抇不抇者之所言也。凡人之盗也,必以有为,不以备不敷,则以重不足也。而圣王之生民也,皆使丰富优犹满足,而不得以不足过分。故盗不窃,贼不刺,狗豕吐菽粟,而农贾皆能以货财让。民风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遗。故孔子曰:“天下有道,盗其先变乎!”虽珠玉满体,文绣充棺,黄金充椁,加上以丹矸,重之以曾青,犀象觉得树,琅玕、龙兹、华觐觉得实,人犹莫之抇也。是何故也?则求利之诡缓,而犯分之羞大也。

是不然。以桀纣为常有天下之籍则然,亲有天下之籍则不然,天下谓在桀纣则不然。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于诸夏之国,谓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于境内,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亡,谓之君。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以后也,埶籍之地点也,天下之宗室也,但是不材不中,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近者境内不一,遥者诸侯不听,令不可于境内,甚者诸侯侵削之,攻伐之。如果,则虽未亡,吾谓之无天下矣。圣王没,有埶籍者罢不敷以县天下,天下无君;诸侯有能德明威积,海内之民莫不肯得觉得君师;但是暴国独侈,安能诛之,必不伤害无罪之民,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如果,则可谓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谓王。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义之分,禽兽之行,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之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汤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当代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君,而以汤武为弒,但是是诛民之父母,而师民之怨贼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为君,则天下何尝合于桀纣也。但是以汤武为弒,则天下何尝有说也,直堕之耳。